第37章 修行古书

另外,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

书中说,引气入体时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后,才能看到各色的灵气光点,把灵气光点吸纳到身体里转化成灵气,就算是引气入体成功了。

可宋妙竹是在折纸扎的过程中看到的灵气光点,就随便坐在竹板凳上,没有打坐,也没有闭目静心,更没有灵气光点进入她的身体,灵气光点只对她的纸扎感兴趣。

看起来这《引灵诀》好像对她没有什么帮助,宋妙竹放下了它,又去看别的。

趁每日闲暇,把这一箱子书都看完后,宋妙竹再回过头来看这本《引灵诀》,终于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上一个修行时代的修炼规则,基本可以总结为“感悟天地之道”这六个字。

无论什么功法,都是通过“感悟天地之道”来吸引灵气入体,凝精聚气淬炼己身。

《引灵诀》中五心向天的打坐方式就暗合当时天地五行学说,而天地五行学说便是当时对天地最根本感悟。

这么一来,这打坐的姿势,其实也是为了“感悟天地之道”,从而吸引灵气入体。

换到如今,不同的修行时代,修炼规则变了,“感悟天地之道”这一套肯定行不通了,那么天地五行学说,很可能也不管用了,灵气光点还是不是对应五行阴阳也是不一定的。

抛开《引灵诀》中引气入体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只看每一个步骤的本质。

这《引灵诀》的引气入体方式,总结起来其实就是用暗合修炼规则的方式,吸引灵气光点,从而引灵气入体化作自身灵力。

如今的修炼规则是什么,对比上个时代的情况,其实也不难发现端倪。

上个修行时代,“感悟天地之道”是最根本的修炼规则,所以无论是引气入体,还是后续的修炼功法,运用灵气的术法,乃至于出现的灵草灵兽,都紧紧围绕着这个规则。

引气入体是感悟天地之道,初步引灵气入体。

修炼功法是让自己更加契合某一天地之道,从而吸纳更多的灵气,化为灵力。

而术法则是将自己的灵力以合乎天地之道的方式用出来。

要引气入体,必须要吸引灵气,反过来能吸引灵气的,肯定就暗合修炼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