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郢都便又成了天下的焦点,到了四月初,便陆续有许多贵人、公子、商贾来到郢都,有欲竞价的,也有打算瞧热闹的,路边、酒肆,谈论此事的人络绎不绝。
四月初六,郢都主城街上行人如云,摩肩接踵。两辆轺车缓慢行驶在人流中,前车上端坐着魏国使臣公孙衍,后车上是公子高。
尚未抵达郢都时,公孙衍便已听闻楚王欲卖画一事,他只当笑谈。来到郢都才发现,天下人对这幅“百鸟朝凤图”竟如此热衷。
既如此,楚王卖画为名还是为利?公孙衍实在难以理解。不过他很快便不关心此事,心中所想,唯有尽快与楚国合纵成功,将秦国赶回函谷关去。
让秦军停止进攻魏国,这只是魏王的想法罢了,他却不以为然。五国合纵何其难也,他费尽千辛万苦促成合纵,岂能只是令秦军停止进攻这么简单?
此次齐、楚、魏、赵、韩五国合纵,不出意外魏王将是合纵长,五国若要出兵,那他公孙衍必然是联军统帅!他日数十万大军兵临函谷关,旌旗猎猎,声震长空,该是何等的威风!
这一刻,公孙衍雄心万丈!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楚王同意合纵,同意出兵!
接到魏国出使的国书,熊槐不由得惊讶,魏国速度不慢,看来真是让秦人逼急了。
嘿嘿,就怕你不急!
四月初七,齐国谍者飞书来报,魏太子嗣亲往齐国为质,齐王没有过多犹豫便答应了魏国的合纵请求。熊槐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众人都认为楚国应该顺势答应魏国合纵请求,但若仅止与此,那这次合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联军必须有所行动才行,楚国或可趁此时机收复丹阳!
熊槐十分赞成,与其楚国自己从秦国手中抢回丹阳,莫不如借联军之力,以减少损耗。
四月初八,熊槐召见了楚国使团,公孙衍与公子高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