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之后,云无心将书信递到熊槐手中,熊槐仔细看完后,补充道:“着重点出汝水防卫战与攻越之间如何抉择,我要最终决策,不要给我模棱两可的答案!”
当云无心再一次修改完后,已经是黎明鸡叫,天色朦胧了。熊槐点头之后,云无心没有耽搁,当即召来一什太一营战士,将战报送了出去。
熊槐的决定让景翠有些激动,他暗道大王怕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攻伐越国了。
他的机会来了!
想到这里,景翠突然伏倒在地,高呼道:“臣等疏忽,致使大王遇险,实乃死罪!然越人竟然窝藏博望君,并协助其行刺大王,臣死不足惜,但求为大王效死命,以赎吾罪!”
熊槐有些犯难了,虽然他对景翠寄予厚望,但是遇刺一事,景翠与昭应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算他能放过他俩,朝中怕是有不少人会反对。
想了想,熊槐有了决断,他沉声道:“有功赏,有错罚。你与昭应之过自有右尹依据律法来判绝,而昨夜剿灭越军你已经立下一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一旦决定攻越,寡人可以给你一个功过相抵的机会。只是…一旦作战不利,那就要双罪并罚,到时候寡人也爱莫能助了!”
“谢大王,不管是否受罚,臣唯愿赎罪!”熊槐此言一出,景翠终是放下心来。
因为暂时免了景翠的处罚,昭应也跟着沾了光,继续官居原职。如果楚国真要攻伐越国,还需要他来征兵、征粮。
在邗城又待了两日,熊槐决定前往马场,工尹昭鱼早就已经等在那里了。当然,没有人赞成大王到处跑,都希望他赶紧回郢都。不过熊槐认为,既然博望君死了,越军也损失惨重,越王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楚国的报复,恐怕已经没有心思再安排刺杀了。
这一次云无心也紧张起来,她提前一天带着大半太一营离开了邗城,在楚、越边境甚至是深入越境刺探越军动向。
四月下旬,开始了连雨天。临行前,昭应再一次劝阻无效,熊槐并五千骑士乘船沿邗沟北上了。
好在都是楚境,越人再没有刺杀的机会了。
几日后,战报便送到了令尹昭阳的案头,昭阳刚刚看了一半,便大惊失色,急忙将郢都所有重臣召来令尹府邸。
没过多久,上柱国田忌、左尹景华、右尹、军谋司孙膑、屈匄等人悉数到场。
昭阳面沉如水,众人看在眼里都犯嘀咕,难不成秦魏联军已经发生进攻了?可是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虽然义渠已经是穷途末路,但秦军不可能这么快就南下的啊?难道说……秦军一早就准备两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