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天地间汪洋有道(一)

雷尚疑惑不解,君策却重复了一番雷尚刚才的话:“都有?”雷尚不知所措地跟在重新迈步走向田地里的君策身后。

君策弯腰将水碗递给小男孩,那个小男孩仰起头看着雷尚,鼓起勇气还是低声问道:“这位大哥哥,那天你那个故事还没说完呢。”雷尚愣了愣,君策却已经拍着雷尚的肩膀笑道:“没事,待会就让这个大哥哥给你们好好把故事讲完。”那个小男孩顿时乐开花,笑得合不拢嘴。

雷尚跟着君策走进田地里开始培土,期间雷尚小心翼翼看了眼君策的背影然后跑到了还算比较好相处的张谦弱那边,低声问道:“为什么君策说我送来那些牛羊和鸡鸭鹅已经很够了啊,再多一些马家寨的日子不是会更好过吗?”

张谦弱弯腰埋土低头笑道:“对于马家寨来说,此时的雪中送炭和将来的锦上添花自然都是好事,可是若一顿饭就把一个饿惯了的人撑死了,那还有什么将来好说的?”雷尚听的不是很明白,却大致清楚自己这么做还是足够好了。

张谦弱接过雷尚捧在怀里的耕土,解释道:“这些道理君策也许现在也还是说不明白,可是这些可大可小的道理更像是生活里积攒出来的经验之谈,所以不用觉得我们说话高深莫测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只要愿意多看一些多想一些,总是能够攒足几个支撑处事和远行的道理的。”张谦弱最后看着雷尚笑道:“要不是看你愿意帮马家寨多说几句,现在还愿意回来,君策和我恐怕都不会和你说这些。”

雷尚这句话听懂了,也想明白了不久前的那个问题,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宝盐城和林家二少主一同饮酒作乐的酒桌上突然站起身离席,然后备好了牛羊和其他物资直接马不停蹄赶来了马家寨,因为他忽然就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比起以往他那些和狐朋狗友一起走街串巷叫嚣着的行侠仗义要更落在实处,是能够真真正正帮到他人并且让自己心满意足的作为。

雷尚大步流星走到君策身边,抬起脏兮兮的手掌就拍着胸膛高声说道:“我明白了,我会回来是因为我想回来。”

君策弯着腰抬起头看着扬起下巴的雷尚,疑惑问道:“你干嘛呢?干活啊。”雷尚愣了愣,“哦”了一声跟在君策身后继续翻掘填土,没有看到身前弯腰低头的君策露出了笑意。

一直忙活到了时近黄昏,雷尚已经被几个孩子拉着坐在树下开始绘声绘色讲故事了,就连一些跟在大人身边一起干活的少年少女都控制不住地走过去侧耳聆听,大人们却也不喊骂,只是笑容挤满了沧桑脸庞,眼里满是苦尽甘来的由衷温和。

雷尚就留在了马家寨中,依旧是和三个少年挤在一个屋子里,躺在地上的雷尚却难得睡了这段时间来的安稳觉,倒是短短几日就让他反而不习惯了那些锦缎棉被,一闭眼就到天亮了,他精神焕发地跟着三个少年下地上山,虽然每天深夜回了屋子总要喊上几句腰酸背痛,可是三个少年还有马家寨的百姓却都能看见这个第一次见面只是养尊处优公子哥的雷家少爷已经大不相同。

这一日三个少年收拾好了行李终于就要离开马家寨继续远游求学了,壶泽城城主杨立源和兵马司分部统领姜彧却恰好一同巡守来了此处。

杨立源和姜彧坐在没有茶水也没有蜡烛的昏暗屋子里,杨立源却脸上扬着笑意,他看着君策眼神明亮说道:“我老师还有几个翰林学士也都一同上书了,如今壶泽城和锦窑城之间的山路已经初见成效,那些依靠培植山匪的富商和权贵也依旧有的赚自然不会从中作梗。恐怕过不了多久松瓶国的匪寇乱象就能一扫而空了。”

君策只是轻轻点头,杨立源最后郑重其事问了一句:“你真的不愿意留下来考取功名为松瓶国效力吗?”只是说完之后杨立源就自己轻轻摇头,释然笑道:“算了,当我没说过好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却还是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遇见你们的,到时候你应该也能够多喝几杯了,一定要好好喝个痛快。”

已经和杨立源挑明了盟友关系的姜彧也笑着说道:“杨城主还是藏了好几壶好酒的,到时候可要尝一尝。”君策笑着说了声“好”。

最后雷尚手牵着几个孩子和马家寨的百姓一同站在寨子门后送别三个少年,君策看着雷尚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虽然此时马家寨看着欣欣向荣前途光明,可是之后难以避免的还是会有许多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君策相信马家寨百姓的坚韧也愿意相信重新回到这里的雷尚到时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君策最后只是和张谦弱还有真页各执一礼郑重行礼,马家寨百姓也在马骆的带领下弯腰低头致意。

杨立源和姜彧骑着马站在寨子门口看着这一幕,他们将会顺路护送三个少年去往壶泽城,然后穿行“金瓶潭”各大城池去往宝盐城,杨立源看着那个弯腰作揖的儒衫少年,轻声说道:“世间多少年。”

三个少年终于再次启程,穿过壶泽城走上了绵延商路,去往“金瓶潭”中枢处的松瓶国四大名城之一宝盐城,临行前杨立源送了君策最后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