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行脉松瓶国在东西两侧的山脉中都有连绵不尽的瓷窑,终日里烟火袅袅也有忙碌不息的声响。
环绕东西两大山脉而居的村庄大多都是山上烧瓷的窑工及其亲眷久居于此自然而然形成的,自松瓶国立国以来一百余年,松瓶国马蹄窑和龙窑两大窑洞中烧造的瓷器便是远销绰行脉乃至整座尘停谷的风靡物件,其中又以龙窑中那几座专供皇室出品的瓷器最为出名,也有皇帝专门钦点的窑务督造官负责监督和拣选。
能够进入这几座龙窑中烧造瓷器的无一不是手艺娴熟并且通过了窑务督造官严格遴选的,只是这些人一旦进入龙窑烧造瓷器一般就是要在其中待上了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为的就是尽心尽力为皇宫各大宫殿和适逢佳节烧造瓷器贡品。
几座龙窑也有些暗自较劲,谁能够将更多的完满瓷器送入皇宫,便是那些一门心思扑在烧瓷拉坯上的汉子唯一的争锋相对处了。
只是可惜的是,坐镇皇宫的不同帝皇也总是有不同的喜好偏向,所以几大龙窑时不时就要因为时局动荡而更换烧瓷的工匠师傅,毕竟各有所长,色彩艳丽极尽奢靡追求观之便夺目的瓷器和素雅点墨氤氲烟云在于赏心的瓷器其中考究自然各有不同,虽不能说出个高下之分,可是还要讲究烧瓷人手艺和心性的不同。
更可惜的其实还是那些因为不合贵人心意而不得不打砸敲碎的瓷器,或是出了些细微瑕疵便入不得督造官眼中的那些瓷器,最终都逃不过一锤子下去便支离破碎的下场。
可是这么多年来那些位不高权却重的窑务督造官早已摸索出了从中捞取油水的精妙处,那些注定送不入宫中的瓷器或是有外头的贵人私底下发了话想要入手的瓷器,其实只要窑务督造官稍稍运转手腕,就能将那些瓷器神不知鬼不觉地先运往其他窑洞,再通过运往四方的商队悄悄带出去,无本万利的买卖,每一个督造官都不是傻子,所以最后功成身退的这些官员一个个盆满钵盈,实在是个能够让松瓶国大小官员挤破脑袋的美差。
精美富雅又足以让那些权贵之人自视目光独到的瓷器自然是一等一的宝贝物件,所以负责运输瓷器远销各地的商队无一不是松瓶国最为强势的那些商贾和镖局,有的背后甚至还站着那些庙堂上的大人物,以及许多邻近国家的权贵人物,毕竟瓷器此物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把玩物件,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钱财物,官场晋升也好谋求利益也罢,只要拿出手的瓷器足够入得品阶,那可是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流转自如的物件,毕竟谁也抓不住把柄。
可是松瓶国虽然在绰行脉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更是和常年交战的青盛国和虞杉国都能有不浅的香火情,可是眼中觊觎松瓶国这两座山脉源源不断钱财流水的势力可是也不少。
松瓶国中有几股根深蒂固的游走匪寇,或盘踞在运瓷商队必经之路的深山老林,或直接蹲守在商队注定会经过的某条道路上袭扰不断,即便松瓶国军队多次征讨清洗,可是这些匪寇依旧层出不穷,松瓶国庙堂自然知道背后肯定有那些眼馋松瓶国利益的他国势力卷入其中,可是这种无凭无据的东西最终也只能怪你松瓶国自己本事不济护不住这些利益罢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专门劫掠瓷器的匪寇未能被朝廷清洗殆尽,也因此滋生出更多浑水摸鱼的匪寇势力,这些势力往往势力不大,有的还愿意套一个山上武道门派的名义,有的干脆就是扯大旗要造反了,不过这些势力都不大还不足以让松瓶国朝廷直接派大军镇压,只能是各地各凭手段,或安抚招安或征讨镇压,所以松瓶国国内虽然商贸发达可是大大小小的麻烦却不少,复杂难解比起两国大战更要惹人烦忧。
松瓶国对于商贸的宽松政策倒也无形中消解了些这种袭扰不断的担忧,毕竟那些远走天下四方的商贾大多都能和各地牵扯出一份香火情,所以松瓶国的瓷器销路从来不缺,更是在松瓶国国内外都能有一份无形的护身符,那些想要对这些商队下手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背后的势力有没有能够碰上这些商队勾连势力的手腕。
所以说到底,松瓶国的商贾是最不安全可又也是最为安全的,松瓶国就靠着这些源源不断细水流长的香火情和钱财支撑了王朝矗立于此百余年。
松瓶国南境落砚山和西边马蹄窑所在的锦泮山脉山根相互勾连,就在两座山脉之间有一处宛如一条长河流贯其间的峡谷聚居地,像是一条飘落在地的锦带轻轻铺在山脚下,蜿蜒纤细的流水从许多沿着青山绿水而建的屋舍附近潺潺流淌而过。
这座由松瓶国君主亲自命名为荡绳峡谷的地方大致沿东西向铺展开来,其中除了不远处那座马蹄窑的窑工亲眷所住的村庄城镇之外,还有几座在松瓶国内外都小有名气的城池,其中就有松瓶国四大名城之一的锦窑城,和东边山脉附近的潜窑城相对而立,都以那几家能够负责运输销售瓷器的商贾之家为城中支柱,就连坐镇此处的郡守和城主都要卖这些家族几份面子,毕竟可是松瓶国名副其实的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