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由盛转衰,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再也无法恢复盛唐的局面。
在这一历史转折的背后,有一位名将往往被人们遗忘。但如果此人若在或许根本没有安史之乱。
这位堪称盛唐时期最厉害的名将就是王忠嗣!
开元二十一年王忠嗣终于得到了机会来到河西地区与吐蕃作战。
王忠嗣确有过人之处,他作战异常勇猛,亲自提刀略阵。
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后来在与吐蕃的作战中他甚至单人独骑冲入敌阵。
史书记载:忠嗣单马进,左右驰突,独杀数百人,贼众嚣相蹂。
这样的猛将升迁哪能不快?王忠嗣很快就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咱们再看王忠嗣麾下的将领,也可谓是人才济济。
比如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这些后来的名将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
随着王忠嗣威望日隆,引起了宰相李林甫的嫉妒,他不断攻击王忠嗣,导致唐玄宗逐渐失去了对王的信任。
特别是王忠嗣与太子李亨关系密切,更让唐玄宗不满。这个性格多疑,得了幻想症的玄宗李隆基,为他的愚蠢为日后付出代价。
李林甫暗中指示人诬告王忠嗣,说他曾经说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唐玄宗闻讯大怒,将王忠嗣逮到长安,一度想将其处死。
幸亏哥舒翰深受王忠嗣的恩情,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唐玄宗这才免其一死。
不过到了第二年,王忠嗣暴死,死因不明。
王忠嗣在任期间就已经对安禄山有所防范,而安禄山也非常忌惮王忠嗣。
不过最终唐玄宗帮安禄山挪去了这块绊脚石,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成为当时唐朝势力最强的藩镇,从而引发安史之乱。
假如王忠嗣若在,以安禄山的实力根本不敢叛乱。
有论者认为,如果王忠嗣不被贬黜,安史之乱就没有爆发的可能。
如果王忠嗣不早死而重新被重用,安史之乱也不过是一场瞬间既逝的闹剧而已。
盛唐的局面有可能延长50—100年,宝应元年唐代宗追赠其为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盛唐的局面有可能延长50~100年,信哉,斯言。
宝应元年,唐代宗追赠其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王忠嗣位列其中。”
天幕之中的画面将真相告之,王忠嗣的生平讲述完,预告下期人物后便关闭。
万界古人还在回味天幕中的话,而大唐各个时空位面,不同的情况发生。
而大唐玄宗位面,因为盘点,奸臣李林甫早被天幕惩戒,玄宗李隆基早吓坏了。
只要没有登上九五之尊位子的李隆基皆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