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洛君平很是惊讶,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
洛君平本打算上前驱散那些孩子,反而被那谍子制止。
直到这时,洛君平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疑惑说了出来
他询问对方,非亲非故,如此艰难险阻,为何对方非要帮助自己。
到底在图什么?
自己现在,一无银钱,二无兵马,而且说不准哪天就全军覆灭的。
他实在不知道对方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谍子听到他的质疑和询问,又是咧嘴一笑。
“小李将军说了,家国天下,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又怎么算得上天下。”
“归根结底,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本所延伸出来的。”
“你们和我们都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本就该相互帮助,为何一定要图对方什么呢?”
“抱歉,这些大道理是小李将军和我们讲的,我复述得不是很是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总之,将军说了,这天下是全天下百姓共同的天下,大家本该和谐相处,因为欲望,才让这个世界生出这么多纷争动乱,”
“所以,要咱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暴制暴,以正义对抗非正义,遇到你们这种情况,能帮则帮上一把,”
“如果大家相互扶持,凝聚人心,上下一体,北虏也不至于穷凶极恶至此。”
“反正,小李将军和我们说过很多很多道理,有的我能听懂,有的我也听不懂。”
“不过没事,现在我每次回去,都在努力读书,将军说了,读的书越多,越能明辨是非道理。”
“嘿,将来若是我能活到最后,咱也能成为一个读书人。”
面对那谍子的讲述,洛君平显得不可思议。
“你?你居然也能读书?”
“你一介读书人,怎么干起了我等武的夫勾当,还是做谍子。”
面对洛君平的质疑,那谍子赶忙推脱道
“我现在哪里算得上什么读书人,是小李将军在军中开办的军校,让我们读书。”
“里面不光能教授大家读书识字,还能学习军事理论。”
“我做谍子这些经验,有好多都是小李将军亲自教导我们的。”
“按将军的说法,不光是我们,他以后还要让全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
听着他眉飞色舞的讲述着,关于他口中所说的小李将军的光辉事迹。
洛君平却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若真有这么一天,那得多么美好啊。
不过,真到那时候,自己肯定早就看不到了吧。
那谍子只待了几天便要离开,说是还要到其他地方探查军情,顺便再看看沦陷地区的百姓过得如何。
也幸亏是北虏兵少,主要驻扎在城镇这些地方,否则,像他们这样四处刺探情报,只怕是早就落入北虏的手中。
时间飞逝,一转眼,便来到了冬天。
此时,乃蛮利野他们已经从一开始最北边的宁武县,一路屠杀到了太原。
不论是百姓又或者达官显贵,逃难时候的区别,总是出奇的相似,那便是第一时间收拾金银细软。
似乎只是去走亲戚,而家中无人照看,暂时将这些东西都带上,过几天还会回来似的。
只是,他们到底是低估了人性的残暴,北虏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
他们自从背井离乡,逃进深山,便再也没有回过曾经的家园。
乃蛮利野所率领的军队,真就如同野兽一般,将所过之处,夷为白地。
所以,这些百姓想回家的愿望破灭,当初带走的钱财,也成了乃蛮利野所率领的军士的战利品。
此番征剿,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此刻乃蛮利野正站在城头,眺望南方,
那是他接下来要去的地方,
如今士卒疲乏,他在太原稍作休整也在等人。
太原是座大城,当年攻破太原时的情形,如今他依旧历历在目。
自始至终,他们也不擅长攻城,可一旦将城围住,攻破城池那便是十拿九稳。
因为太原城破的原因和潼关之战一样,北虏都用了谍子。
只不过二者不同的是,太原沦陷,而潼关因为李如璋的缘故导致功败垂成。
所以,清剿这些嵩国遗民的时候,乃蛮利野也用了同样的方式。
因为拿吓破胆的嵩国人做谍子,真是太好用了。
只需要稍加威逼利诱,这些人比狗还听话。
可以说,乃蛮利野才花了大半年时间,便将整个人太原郡清扫了一半,这些嵩人谍子,功不可没。
所以,他现在在等那些放出去的狗,带回猎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