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以前,劝住闫曜梁这样荒诞的行为,高迁还能有点信心,然而现在,他最多只能有两成把握,还是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毕竟现在的闫曜梁越发暴躁,几百号人都是他一言堂,容不得反驳,违抗就是死!
这样独断专行又对温照凛恨入骨髓的人,他是真的没把握能将其劝住。
寒冬腊月的,天空不知不觉间又飘起了雪花,大家在宫门口冻得瑟瑟发抖,不过这也有好处,可以让他们保持清晰的头脑来思考对策。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闫曜梁的旨意才传来。
明堂内,闫曜梁坐在龙椅上,激动的说着自己的打算,甚至在短短的一炷香的功夫内,就已经定下了出征的日期。
三月初八,也就是一个月之后,据说是个黄道吉日。
“......当年太宗御驾亲征大破敌军,仅用四十万大军就平复了西北之乱,当初叛军气焰何其嚣张,接连攻下西北数座城池,拿下秦云岭,甚至一度兵至陀萍江,咱们的将士被打得节节败退,幸而太宗皇帝果断,御驾亲征,不过半年光景,就平复叛乱,让国家重归太平,今日朕决定效仿太宗皇帝,势必将叛军铲除,还天下一个太平!”
小主,
闫曜梁说得慷慨激昂,仿佛自己已经置身战场,运筹帷幄,收复疆土。
明堂内响彻着闫曜梁极度兴奋的声音,大臣们能清楚的感受到闫曜梁不同寻常的激昂,仿佛已经陷入魔怔之中。
他们心中鼓跳如雷,不敢开口,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高迁身上。
所有人的希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高迁压力甚大,闫曜梁过于反常,让他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
他不停的告诫自己不要急,要求稳,“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沉浸在热血世界的闫曜梁被高迁的话猛地拉回现实,他不满的蹙眉,压低的声音,“爱卿也觉得朕这个决定很明智是吗?”
明智?
大臣们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用那些枉死的同僚告诫自己不要轻举妄动。
高迁霎时汗如雨下,脑子飞快转动,握着朝笏的手紧了又紧,“皇上,战场刀剑无眼,您乃万民之本,实在不宜亲涉险境,且叛军对您怨气甚重,若是您出现在前线,温照凛定然想尽一切办法针对您,处于皇上的安全考量,微臣觉得,亲征实在不妥。”
高迁的话一出口,他身后的大臣们都默默的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们很快就察觉到了殿内降至冰点的氛围。
闫曜梁一言不发,双手紧握龙椅的扶手,关节发白,青筋暴起,他死死的盯着高迁,若是眼神能杀人,高迁此刻大概已经被凌迟致死了。
上头久久没有作声,大臣们都替高迁捏了一把汗,眼神不住的在高迁和闫曜梁身上乱飞。
高迁深知自己这话已经触及了闫曜梁的逆鳞,当即就跪了下去,“微臣斗胆谏言,一切皆处于对皇上的担忧,还请皇上三四,温照凛手下高手如云,探子暗卫遍布天下,且微臣还得知,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的红鸾阁也是其爪牙之一,这样的杀手组织,实在让人防不胜防,一旦皇上离开皇宫,这些人一定闻风而动,皇上的安危实在难以保障啊!”
高迁跪地谏言,大臣们也纷纷相仿,顷刻间,整个殿内黑压压跪了一片,皆道:“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三思?”闫曜梁睥睨着众人,压低声音开口,只是声音虽小,其中的威慑可不小,大臣们立刻低头,不敢再作声。
“砰——”沉寂的明堂内,只听砰的一声,惊得所有人身躯一震,随即又是三声“咚咚咚”的声音,本该在闫曜梁脚下的脚蹬顺着阶梯,不偏不倚正好摔在高迁身前。
所有人都不由得提了一口气,此刻殿内可谓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