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突破重围(四)

第二次面谈,就这样以满意的方式结束。回到家里,他告诉如然,第二次面谈的结果,还挺满意。不过还会有第三次,三局两胜,在最后定夺。如然点头同意。

苏阳也向企华推荐了国外留学的人才和国外的人才,企华刚开始还有些动摇,想要招进来几个。

后来有一天早上,他对着镜子,突然想起自己投资科技股的初衷,不就是为了突出国内本土的科技力量嘛。

于是,他打电话拒绝了苏阳的好意,这次他想用本土的人才构建科技力量。听了企华的初衷,苏阳也表示赞同和支持,会帮他留意国内的相关人才以及动向。

企华表示感谢。

一旦决定做这件事情,企华就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刚开始已经预料到很难,没想到真正开展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公司也需要人才的认同。一个没有开展过这个项目的公司,仅凭着几句话,仅凭着还不成型的构想,仅凭着有一定实力基础的非相关产业…….很多人才也在考虑,企华能够给予他们的平台发展空间。

于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科技人才,直接拒绝了企华发出的邀约;也有一些科技人才持观望态度,不接受也不拒绝,回复等等看。

企华几次碰壁,思前想后,也不再只盯着那些已经拔尖的科技人才,人家可以选择的空间非常大,不一定会在意慕氏集团这个机会。

因此企华将目光转移,转头看向了新生的科技人才。比如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生或者博士生。

对于工作渴望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也没有那么多的要求。相反,还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以及灵活的头脑,科技的未来属于年轻人,这一点企华非常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