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曹操欲让大将军位

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

西汉时,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

如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叛,刘启任命窦婴为大将军。 而后刘彻,以卫青为大将军,并规定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

后武帝又设大司马,为将军的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武帝起,权力逐步转入中朝。武帝时天子的宾客,大都是挂着侍中头衔与政的。但武帝时的将军都是领兵出征,并不过多参与朝廷政治。甚至卫青和霍去病并为将军,加大司马,亲信无人可以比拟,但他们主要掌管军务。

到霍光时,用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当政,权力在宰相以上。从此,大将军实为中朝官领袖,后王凤等皆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

直到汉成帝后期,改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设金印紫绶,去将军之号。

大将军霍光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东汉时,大将军多由贵戚充任,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汉末,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

曹操若让大将军位,则名义上,他和王垕乃平起平坐,一个主政,一个主军。

当然,这也只能名义上,事实上,王垕就算迁大将军,亦不过一个名号,与现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但曹操说让大将军之位,众人就会认为他是真要让?

震惊之下,很快众人便反应了过来。

不过假意相让耳!

若是王垕懂得曹操之意,便一定会配合,辞让。

如此一来,曹操就不会被人诟病。

父子二人又将上演一出互相推让的双簧。

除非王垕不配合,那父子关系就名存实亡。

这其中亦有着试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