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劝进!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王垕本为武将,中气十足,加上如今地位,说话自有分量,没人敢打扰,所以在场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原本众人还镇定自若,等他一说完,所有人立刻正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出。

晋魏公,建公国,立宗庙!?

此等大事,若别人提出,那就只当放屁,或者酒后胡言。

但提出来的乃是当今骠骑大将军,而且是在此种场合,众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就连曹丕,司马懿,郭嘉等人,皆内心震惊不已。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舜以至夏、周,均有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无子、男爵)。

公爵地位在王(天子)之下,高于诸侯、伯、子、男等爵位,常为诸侯之长,如周朝时期的周公、召公、毛公等。

秦、汉改二十等爵,最高为彻侯(汉武帝时避讳改为列侯),无公爵之位。

也就是说,此时最高爵位便是王垕等人的县侯。

王垕若劝进,曹操自然乐意,毕竟公爵便需建国号,并建立祭祀社稷之神以及曹氏祖先宗庙。

此宗庙非彼宗庙。

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有两层意思。 其一,乃为亡灵建立之寄居所。帝王宗庙制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其二,便是代表朝廷社稷!

建魏公国,设宗庙,自然就是代表国之宗庙了。

王垕目光灼灼的看着曹操,他是无所谓的。

你废了汉帝,都关他鸟事。

所有人都震惊,但最为震惊的,竟不是曹操。

而是荀彧!

他绝对不会想到,王垕是为了离间他和曹操之间关系。

因为到此时为止,荀彧的政治理想还掩藏的非常好,就连曹操也不会认为荀彧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所以挑拨离间于他们的意识中不存在。

荀彧以为王垕就是单纯的忠心于曹操,不做他想。且他还认为,王垕会以为自己与他乃同一阵营,定会支持曹操进位。

而王垕自然知道,曹操不可能在此时称魏公。

毕竟关中和凉州还没平定,荆州也不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