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高句丽国灭

答案是没有区别。

骠骑大将军乃此人功劳太大,又没有官职封了,赐名镖骑大将军。

这属于既是职位,又是称号。

此时此刻,曹操的用意和态度已然非常明显。

意味着此前东牟县报纸暴露出来之所有事,曹操全部认可,这是堵所有人的嘴。

包括荀彧。

曹操府邸,郭嘉与曹操二人书房密谋。

曹操将王垕劝自己废除三公,进位丞相之意说了。

最后曹操道:“我若要废三公,那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却需如何妥善处置。”

太尉杨彪不用说,曹操早就想要将其废除,而且早就有过行动。

当时袁术称帝,曹操便以杨彪乃淮南袁术亲戚为由,将其下狱,想要将其斩杀。

无奈满宠秉公执法,没有证据,加上孔融劝阻,这才没杀成。

这次要废掉杨彪,不过随便找些理由便可。

为难的是三公中的另一个,司徒赵温。

司徒赵温乃蜀郡成都人,初为京兆丞,大荒之年时,赵温分发家里的粮食救助饥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初平元年(190年),汉献帝被董卓挟持西迁,赵温时任侍中,跟随车驾到达长安。

兴平元年(194年)十月,赵温接替淳于嘉担任司徒、录尚书事。

跟随汉献帝到许都后,赵温一直担任司徒,从不争名逐利,为人低调,甚至王垕之事,他也未曾发表过任何意见,反而称病不朝。

对于这样的老好人,曹操还真有些犯难。

当然,赵温之所以不参与朝政,那时想着既做了傀儡,就老老实实做一个傀儡。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他在北方并无根基。

他是蜀郡人。

曹操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没打算对他动手。

因为赵温并无朋党,并不能对他构成任何威胁。

郭嘉知曹操为难,本质上却并不是因为赵温是老好人,而是因为怕动作太大,反应过于剧烈。

于是他略一思考便说道:

“太尉杨彪可降为太常。至于赵温,则可为太傅。三公不存,三公之上太傅不过供奉而已,并无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