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
“圆,一中同长也”。
先秦时期,《墨经》上就已经给出了圆的这个定义。《九章算术》在第一章“方田”章中写到“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
为了证明这个,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撰写《九章算术注》,在这一公式后面写了一篇1800余字的注记,这篇注记就是数学史上着名的“割圆术”。
王垕先画一个圆,然后在圆内画出一个六边形,取六边形一边,开始展示求圆周率之法,并开始解说。这一步,在场所有数术学者皆知,并无稀奇。但王垕说着说着,这些人就被吸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边形与圆,每边皆有所失,倘若十二边形呢?二十四边形呢?正边形边越多,其底边越靠近圆,所失越少,所取圆周率越精准。若割千次万次,次数越多,其数值越精确,我已得出圆周率为三点一四一五九二七,各位若是有心,可一直往下延续。”
“我将之定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当然,依我之见,此割法将无穷无尽,所得之数,其后缀也将乃无穷位数。”
在场诸公,除了武官不感兴趣,文官皆目瞪口呆。
特别是郑玄,此时已经完全沉入想象之中。
说实话,有些东西,识破不值半文钱。
他们都是研究过数术之人,一看便懂,且知此法方为正解。
就连曹操和荀彧,也悄摸走了过来,在外围看着,眼中异彩连连。
学术之趣,不输美女。
就在这时,郑玄颤颤巍巍的拿起草纸对王垕道:“东牟侯奇思妙想,当真让老夫折服,待老夫验算之后,再往府上请教,那时还请东牟侯不吝赐教!”
众人听到郑玄说话语气,顿时心中大惊。
如此客气,竟与之平辈论交!
王垕却不理这些人感受:“随时恭候先生光临寒舍,赐教绝不敢当。”
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人敢提收徒之事。
郑玄也没在大殿中逗留,辞了皇帝,便自行退走。
接下来的环节,王垕知道,按照他们的计划,就是应该商议如何处理孔融、郭全、袁胤、袁耀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