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便在这袁术留下的皇宫之中,曹操给王垕举行加冠仪式。
王垕是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多的三国名人在此刻认识了自己。
从此,他就是司空家的假公子。
在加冠时,曹操需要给王垕表字。
有身份的人,有名也有字,名为本名,字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但一般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家才会取字。
同辈人或地位相当的人,尊称别人用字,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而不称字。
所以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
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
王垕若有了表字,而且是曹操亲自起的,那身份与以前,那就是一个天壤之别。
只听曹操当着郭嘉、程昱、曹仁、许褚、乐进、于禁、任峻等人说道:“今吾喜得佳儿,其名王垕,上有一兄,义子中排行第二,遂取“仲”字。吾儿王垕武艺虽寻常,但前番为夺寿春,献得良谋,再取“谋”字。便表字“仲谋”吧!”
曹操说到这里,再次把王垕干到一愣一愣的。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老板,你是多喜欢孙权啊!
这都要抢!
此时孙权还只有15岁,并未表字,他估计远在千里之外也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表字,就这样被别人给夺了。
“谢义父!”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很多都习惯按排行取字。
这个次序就是伯(孟)、仲、叔、季表示排序,伯为嫡,孟为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
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
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
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所以这“仲谋”二字,翻译过来就是。
二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