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其实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王景弘道。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调整了下坐姿。
“陛下,大道理奴婢说不出来,但奴婢就知道,这无烟煤若能成为朝廷进项,那便可以做到许多事。修官道,治水利!为民造福。”
“咱大明如今有您这样的圣明天子,朝廷也必然大有可为。”
两句马屁不算高明,但也拍的老朱轻飘飘的。
毕竟真要论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这些优点,朱元璋是无人可及的。
到了御武殿,老朱召来了刘伯温一起试用无烟煤。
如今朝中的臣子只有淮西将领和刘伯温能让老朱比较放心的把事情交出去。
尤其是刘伯温。
刘伯温自从接受了审核司之后,朱元璋用的愈发顺手,刘伯温能力强,脑子聪明,很多事都不需要老朱去说刘伯温就能想到。
比如此时。
刘伯温惊叹于无烟煤的神器,叹道:“真乃神物也!”
下一秒,在老朱的眼神注视下,刘伯温起身拱手拜下:“臣愿往北地,收购煤矿。”
刘伯温很清楚,朱元璋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召集他来御武殿议事。
皇帝相召,必然是有大事要去做。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能泄露了风声,对外就说朝廷要打造一批战甲,需要用到煤。”
刘伯温点头:“臣遵旨。”
“需要多少钱,让户部那边拨款,杨宪不用管。”
……
大同一幅喜气洋洋的景象。
已经近在大年,大同城内张灯结彩,这个日子,无论是多么穷苦的人家也会在门口贴上一些红色的东西,表示喜庆。
晋王府还只是修建了一个轮廓,众人还是住在大同城内临时的院子。
太原风波的起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大同城周围的各种工厂跟作坊也都开始有了雏形。
朱棡等人也回来的正是时候,第一批高炉炼铁正好出炉。
钢厂之中,三位皇子以及徐达、徐妙云、耿忠等人,都在此注视着工人拆炉。
在一众注视下,一块由铁矿石之中的铁融化产生的铁块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一块铁疙瘩,却是高炉炼铁至关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