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心动不如行动

徐达在某一家的水井的石头缝里,搜刮出了两千斤金锭。

每一块都有青砖那么大,一块就是一百多斤。

发财了。

这是朱棡最实际的想法。

顶着世侯谋反四个大字,徐达的抄家大军一路是风卷残云。

民间百姓也大声叫好。

而得知这个消息,最高兴的不是朱棡,反而是那些商人。

朝廷有钱啊!

说明朝廷买粮的消息是真的。

他们也高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囤积居奇的手法,这个商人早就是骨子里自带的手段了。这一套从战国时期就一直流传在商人的群体之中,往往是朝廷被逼得没办法。

甚至在某些城镇,当地商户会私底下打商量,控制货物产量,刻意造势抬高价格。

比如什么朝廷又要出兵了,粮食马上要涨价,鼓动百姓屯粮。

又或者说,朝廷要加税,鼓动百姓买粮。

也有造谣,说某地粮食大丰收,粮食马上降价,让人卖粮。

总之手段是层出不穷。

在信息传递和民智不高的古代,商人绝对是脑子最活跃的一批人。

并且,在十一号的当晚,有人传回消息,虎峪关外的牧民发生暴乱,原因是因为虎峪关的粮仓里面没有了粮食,牧民心生不安,开始躁动。

并且有人在进关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牧民汉子被打的爬不起来。

这一消息,更加让商人确定了漠南是真的缺粮食。

一时间,整个山西乃至周边商人都动了起来。

粮食,生活物资,还有各种农具,都被马不停蹄的运往山西来。

只要卖掉这一笔,他们就能大赚特赚。

朝廷有钱,他们有货,这一步买卖那是板上钉钉。

商人虽奸,但是在既定利益面前,还是免不了失去理智,并且他们也根本不知道,有时候猎人和猎物的身份转换,往往就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