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儒学大家陈怀瑾

特别是已经研读儒学多年的学子,更加不会接受自己付出半辈子的努力最后却一无所获的结局。

凌汉有些忧虑的道:“殿下,眼下如您所愿,新学已经获得了批准,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啊?”

朱雄英对此自然已经有了相应的准备,神秘一笑道:“各位大人,本王想先问诸位一个问题,在我大明,是目不识丁的百姓多,还是读书人多?”

凌汉眯着眼睛道:“殿下说笑了,自然是百姓多,目前大明的条件还比较落后,能读的书的还是少数。”

朱雄英继续道:“如果由国家出钱,在各府,州,县创办学校,为大明所有的适龄孩子提供免费的教育,百姓们只需要自己承担吃饭的费用和书本的费用即可,你们觉得百姓们会不会支持?”

此言一出,刘三吾的眼睛一亮,赞同的道:“如果真的能如此实行的话,那全国的百姓都会站在我们这边,百姓们也会因此而获利,会有无数百姓的孩子通过学校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可是涉及到我大明始终兴盛的百年大计啊。”

作为户部尚书的郁新有些为难的道:“殿下,不是臣和您唱反调,算上漠北和黄海两个行省,我大明现在已经有了有十五个行省了,一百多个府,两百多个州,一千五百多个县,如果按照您的设想,我们要建两千多个学校,还要支付所有学校里面教习的月俸,这花销实在是太大了。”

郁新的话,再次将大家拉回了现实,是啊,这么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朱雄英算了一下时间,淡淡的道:“郁大人,如今国库还有多少存银?”

郁新没有隐瞒,实话实说道:“殿下,去年的国库存银是不少,有四亿两白银,但是陛下在去年就预订了北征北元要预留的七千万两银子,治理黄河需要预留一千万两,远征倭国需要预留三千万两,您在海州造战船,在福建训练水师,用了两千万两,东征朝鲜用了三千万两,军备司每年的经费,差不多有四千万两银子,有的时候还不够,再加上其他的财政支出,共花了五千万两银子,所以现在国库存银还剩一亿五千万两,扣除要按时发放的军费和朝廷官员的俸禄,您能动用的银两最多还有一亿两,距离今年的税收到账的时间还有六个月。”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虽然大明如今国库富裕了不少,但是花钱的地方也是水涨船高。

别人都只能看到大明的国力,日益增强,却没看到这背后的代价也是惊人的庞大。

朱雄英也是痛苦的揉了揉脑袋,他也没有想到大明的国库能动的就只有这点银子了。

杨思义原本就不同意北征,所以趁着这个时机道:“殿下,要不然您和皇上商量一下,先把用于北征的款项用在建设学校上如何?”

朱雄英摇了摇头,坚定的道:“不行,北元不平,我们就没办法远征倭国,徐辉祖现在还在倭国苦苦支撑呢。”

杨思义耸了耸肩:“那就没办法了。”

朱雄英想了想:“这样,先支出五千万两,派发到各州县,让他们先把学校建起来,朝廷发出公告,剩下的款项,本王来想办法。”

见到朱雄英这么说,郁新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与杨思义不同。

杨思义资格老,为大明做出了颇多贡献,依然可以据理力争。

但是自己可是刚刚上任,所以一直都是只要陛下或者内阁开口,自己几乎不会拒绝。

解决了前期的费用后,朱雄英这才从武英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