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府的繁华庭院中,宝玉和黛玉相对而坐,宝玉眼神温柔,“妹妹,今日的花似乎开得格外美丽,难道是你我缘分所致?”
黛玉轻咬朱唇,“宝玉,你又在说些什么疯话。”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羞涩和期待。宝玉微微一笑,“妹妹,你我心有灵犀,何必多言。”两人的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
这时,紫鹃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宝二爷,林姑娘,老太太叫你们过去呢。”宝玉和黛玉同时站了起来,相视一笑,然后一起向贾母的卧房走去。
贾母坐在榻上,看着走进来的宝玉和黛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的两个宝贝孙儿,快过来让祖母看看。”宝玉和黛玉走到贾母身边,贾母拉着他们的手,细细端详着。“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贾母笑着说。
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都红着脸低下了头。贾母见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贾母笑得合不拢嘴,“瞧瞧这俩孩子,还害羞起来了。”说着,她转头看向一旁的鸳鸯,吩咐道:“去把我那对翡翠玉镯拿来。”
鸳鸯应了一声,很快就捧着一个精致的盒子走了进来,将其放在贾母身旁的几案上。贾母打开盒子,取出一对碧绿通透的翡翠玉镯,轻轻地戴在了林黛玉的手腕上。
“这对镯子是我年轻时最喜爱的首饰之一,如今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贾母微笑着看着林黛玉,眼中满是慈爱。
林黛玉抬起手,看着腕间晶莹剔透的玉镯,心中感动不已。她羞涩地低下头,轻声说道:“谢谢外祖母。”
贾宝玉看着林黛玉戴上玉镯后越发美丽动人,心中也十分欢喜。他忍不住凑到林黛玉耳边,小声说道:“妹妹戴上这镯子,真好看。”
林黛玉听了,脸更红了,嗔怪地瞪了贾宝玉一眼,但眼中却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贾母看着两人亲昵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又对鸳鸯说:“去取些点心来,给孩子们尝尝。”
不多时,鸳鸯端上来一盘精致的点心,摆在桌上。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边品尝着点心,一边陪着贾母聊天,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贾探春、贾惜春等人来了。她们一进屋子,就向贾母请安问好,然后围坐在贾母身边,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
贾母看着宝玉和黛玉,心中充满了欢喜。她拉着宝玉的手,笑着说:“宝玉,你可要好好照顾黛玉,别让她受委屈。”宝玉连忙点头,“祖母,我知道了。”贾母又看着黛玉,笑着说:“你也别太害羞了,以后有什么事,就跟宝玉说。”黛玉红着脸,点了点头。
窗外面,王熙凤看到一群丫鬟和婆子在那里争吵。她走过去,大声说:“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不知道老祖宗在里面休息吗?”
丫鬟和婆子们看到王熙凤,都吓得不敢说话。
王熙凤说:“你们在吵什么?”
一个丫鬟说:“我们在为了谁去给老祖宗送点心争吵。”
王熙凤大声说:“你们这些不懂事的东西,为了这点小事也能吵起来。你们谁去给老祖宗送点心,我来决定。”
丫鬟和婆子们都不敢说话。
王熙凤说:“你们谁去给老祖宗送点心?”
一个丫鬟说:“我去。”
王熙凤说:“好,你去给老祖宗送点心。”
丫鬟高兴地去给贾母送点心了。
这日,薛宝钗斜倚在绮窗下,轻抚着手中的白玉扇子,目光落在窗外的竹林上……
薛宝钗看着那片竹林,心中不禁想起了近日发生的事情。她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宝玉和黛玉的感情越来越好了。”
正想着,忽见一个小丫头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姐,香菱姐姐来了,说是有事找你。”
薛宝钗点点头,起身向外走去。香菱见了宝钗,赶忙迎上前来,行了个礼,说道:“宝钗姐姐,我有一事相求。”
宝钗微笑着问道:“什么事?但说无妨。”香菱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正学作诗,姐姐诗才出众,想请教姐姐一二。”
宝钗欣然答应道:“这有何难?香菱,你若有心学诗,我自然乐意教你。不过,作诗需用心感悟,多读多练方有所成。”香菱听了,满心欢喜,连连道谢。二人便一同来到房中,开始谈论起诗词来。
香菱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新作的一首诗,递给宝钗,紧张地看着她。宝钗接过诗稿,仔细阅读起来。
读完后,她微笑着点头称赞道:“香菱,这首诗进步很大,‘夜竹敲秋恨满林,万叶千声泣晚阴。风带幽愁侵客梦,寒宵谁与共孤吟。’颇有韵味……”
香菱听了,脸上泛起欣喜的笑容,“真的吗?我一直担心自己写得不好。”宝钗鼓励道:“不必担忧,继续努力,定会有所成就。”香菱感激地望着宝钗,“多谢姐姐指点,我一定会加倍用功。”
小主,
随后,香菱又与宝钗讨论了一些诗歌的技巧和意境。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已至日暮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宝钗抬头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了,今日就先到这儿吧。”香菱有些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姐姐教诲香菱铭记在心,改日再向姐姐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