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潮离开之后,张恪清让秘书把王丽莉叫了过来。

“郑城的人才引进是你在主抓吧,我听海潮同志说咱们郑城的人才引进不太顺利?”

王丽莉神色有些暗淡:“张省长,我们给出的诚意已经非常高了,可愿意来的顶尖人才寥寥无几。”

“有安排几年免费住宿的,有配车的,有直接给钱的,还有的可以跟高校联合引进,条件叠加的。”

“甚至拿出了只有少部分城市才敢给的中考降分录取这种条件,但别人依然不愿意来。”

“那些答应来的,其实也都是奔着阿立集团、微软公司等大企业,或者是一些高校来的,顺便来拿了我们的人才引进费用。”

王丽莉都想把人才引进给砍掉了,觉得就是浪费钱,反倒是帮助那些大企业和高校更好的招聘了。

张恪清认真的听完,总结道:“所以他们觉得郑城并不宜居,机会也没有特别多,所以不愿意来郑城工作?”

“一些愿意来的顶尖人才,除了奔着高校,就是奔着那几家大企业?”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高校淘汰率不高,但那些大企业的淘汰率还是很高的。”

大企业,都愿意“为社会输送人才”。

在那些顶尖的大企业中,很多到了三十五岁,该续终身合同的时候,大企业就不会续约,为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

年轻人职级更低,且更能加班,三十五岁的中年人很多都要照顾家庭,除非转为管理岗,技术岗被淘汰的概率极大。

而这些人如果愿意调低薪资预期,优势还是很大的。

“其实我们郑城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我们这里的房价并不高,交通便利,生活成本也没有沿海城市那么高,气候也算不错。”

“并且我们这里的发展潜力也很大,多少还是能吸引一些人才过来。”

“吸引不了那些太年轻的人才,就将年龄放宽,吸引一些三四十岁的人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