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林之事就此作罢。对了,平乱之事如何了?”
闻人瑾突然停笔,看着左相。
“闻人辙和闻人辅已然招供了,涉及叛乱的罪人也已收押,现正在天牢,等待陛下发落。二皇子和小公主不知所踪,现下正在追查。”
“罢了,老二和小妹乃朕嫡亲,要亲弑手足,朕也于心不忍。
况且他们参与叛乱,只是反贼口述,并无实据。
如今流亡在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昭告天下,废去他们的皇家之位,贬为庶民即可。
但老三老四两人勾结叛党,悖逆父帝遗言,谋朝篡位,罪无可赦。
依左相看,该如何处置?”闻人瑾问道。
“闻人辙和闻人辅二人以下犯上,共谋弑君,按天昭刑法,当受凌迟之刑,其家眷也应一同处死。
臣此番前来,一是劝谏陛下减税之事,二来便是向陛下禀报这处刑之事。”左相言道。
“说。”闻人瑾淡淡说了一句。
“据闻人辙和闻人辅所供,涉及叛乱的当朝官员四品五人、三品二人,另有二品一人,乃是兵部尚书云大人。
四品以下共计三十九人,涉及家眷、九族共计一千八百零九人。
外加叛乱天昭禁军一千四百零七人,共计三千二百一十六人,敢问陛下,该如何处置。”
闻人瑾望向窗外,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闻人辙、闻人辅率兵篡位,照理该凌迟处死,但朕念及亲情,着无人处分尸处置罢。
至于云恪杰,赐白绫。
其余参与叛乱的官员,着帝陵前斩首。
涉及家眷、九族,陪葬。
禁军叛乱者,军杖处死。
左相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一旁伺候的韩公公不禁身上一抖。
“哎!陛下宽厚,如此倒也给他们一个不失颜面的死法了。只是一下处死这许多人,恐怕天昭还会有些流言,蔑陛下为暴君啊。”左相言道。
“朕何尝不知?只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凡他们活着一天,朕在这龙椅之上便如坐针毡,天昭便不得安宁。
即使担着这暴君之名,朕也得先为百姓所虑,此事便如此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