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情之道首先便要知道何为喜、何为怒、为何悲、何为欢。
是故知喜、知怒、知悲、知欢,才是御情之道的修行之法。
若是只知恪守门规,最后失了为人的乐趣,又能修得了什么心呢?
所以在这神女峰上,你大可不必担心。
只是在其他峰弟子面前,还是要收敛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师父的道与其他长老们有所不同,也不被其认可。
不过我倒觉得师父之道更合人情一些。”尤如雪道。
“原来如此,想来师父已将这御情之道修至极高境界,方才能做到如此。”
“这你可又说错了。师父常说,她也是这御情之道上的行人。
至于这御情之道的至高之境,是有情,或是无情,连师父也不知晓。
在你面前显得平静异常,我猜只是师父要留一些颜面而已。
要是因收你为徒,便欣喜得开了花,岂不是让弟子们笑话么?”尤如雪小声笑道。
谢楚青也不禁一笑,又问道:“师父也不知晓这御情之道的至高之境?这是如何说法?”
尤如雪悠悠说道:“师父讲,一旦修成了这御情之道的至高之境,便可随心掌控七情六欲。
此境界者,以喜怒哀乐御剑均有不同。
喜者剑气灵动,怒者剑气刚猛,哀者剑气厚重、乐者剑气奔涌。
可若能够随心掌控七情,那便见喜不是喜,见悲不是悲,人之本身岂不是无情可言了么?
这又与先前背道而驰,是以师父也悟不透。”
两人如此交谈了一路,待谢楚青入得住处时,心中方明,为何殷召予对傅荷一事如此耿耿于怀了。
众人皆以为是殷召予愧对傅荷,而听司凌空讲过道心的谢楚青却是明白,殷召予之所以不愿收弟子,实是因为其授弟子以御情之道,可最得意的弟子傅荷,却未能敌过情殇之悲,以致道心尽毁。
故而,殷召予才在修道之途中,道心动摇,让她不知该如何再教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