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上人(二)

东洲往事 文火煮茶 1901 字 25天前

众臣刚出殿门,郑安雅便沉不住气了,令侍卫将殿门关上,问段知书:“夫子,曹谦揖到底什么意思?”

段知书拱手道:“就是这个意思。她想辞官。”

郑安雅道:“这不合常理。通常官员们作出了政绩,不都希望能升迁或者受封吗?她怎么反而要辞官呢?还说自己老了,我们又不会老,这话不要说其他人不信,我都不信。”

段知书却叹道:“王上,您觉得曹谦揖的话听起来荒谬,只因您不了解她。我与她共处过三千多年,深知她的才干能力都算不得上乘,不然何至于一把年纪才当上九卿?之前做副职的时候,上面有房似瑜顶着,下面有各级官员担着,她在中间乐得自在,即便出了事,板子也打不到她头上。后来您要她独当一面,她做着做着就感到力不从心了。”

卫信忠捻着胡须道:“就在半个月前,她还特地来我府上一趟,询问我官员升降任免的事。我对她说明年开始要在全国上下推广一年一度的考核,能者上,不能者下,干得好的要赏,干不好的要罚。她当时的脸色就有些不自在。”

“与其做得不好被您罢免还挨一顿骂,不如自己请辞还能捞个贤名,我想她大概是这个意思。”段知书笑道。

郑安雅啧了一声:“那你和襄成还推荐她当少府监?”

段知书苦笑道:“当时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了,我一是想着把她提上去可以平息众议,二是觉得她做了那么多年的副手,或许可以做一次正职,毕竟这些年国内从上到下变化很大,有许多高昌人都做出了改变,还以为她也能变一变呢。”

“唉,扶不起呀,怎么办呢?真准了她的辞呈,谁来做少府监?”郑安雅愁眉苦脸道。

“王上,您忘了四小家族的共性了吗?”段知书笑道。

“共性?”郑安雅想了想,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她们更在意家族整体得失,不那么计较个人。那,让她女儿曹君歌来当?是了是了,一定是这样,她说的要让给后辈嘛。就跟归春晖和归尺素一个道理。”

次日,郑安雅下了两道旨,一是免去曹谦揖少府监之职,由其女火油监令曹君歌担任,擢升火油监丞祝惜颜为火油监令,并以“知进退、识大体”的名义嘉奖曹谦揖百金,二是将新制的墨命名为“高奴脂墨”,令火油监加大脂墨产能,供给全国。她还兴冲冲地给林长卿捎了一箱脂墨,期待他的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