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所追求的,化道而去,留下学问于人间,已是老夫心中最大的愿望。你难道不愿成全老夫吗?”
理学这门学问,强大与否。
非常强大,极其强大。
然而,无可否认,理学在拥有无尽功德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受限于时代的认知局限,甚至可能遗留一些祸患给后世。
这也是朱熹让杨昭继承学问,而不让他走自己的道路的原因。
朱熹所学,是儒家的智慧,是天地人间的至理,是儒家修行中对宇宙洪荒和万物生灵的指引和理解。
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是正面的一面。
而朱熹之道,有好有坏,深入其中,易陷入宇宙法则的陷阱,步入超凡者的牢笼,束缚心灵、自由,甚至灵性。
七日讲道,与杨昭一面之缘。
朱熹所求已圆满,在杨昭的注视下,化为漫天灵性之光,融入宇宙自然之中,只留下一具皮囊枯骨,含笑离去。
原本以为此次会面朱熹,将是一场全力以赴的战斗。
谁也没想到,这位已触及宇宙之心的人间至圣,在如此情境下,选择了融入宇宙,羽化而去。
不得不说,大宋对文人士族两百年的厚待,并非全无道理。
根据杨昭在七日讲道中的见闻。
如果朱熹真的站在了大宋皇朝的对立面,恐怕仅凭朱熹一人,就能真正消灭大宋,非赵匡胤复活不能与之抗衡。
朱熹的境界,在这个世界中,已然如同人间大帝、宇宙圣人般的存在。
横扫天下,平定宇宙,对他来说,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