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义略一用力,把絮儿推到薛良面前。
“这回是她找你有事,我们几个就是路上护送的,是吧老唐?”
唐越冬连连点头,又笑得狐狸样儿。
絮儿被赶鸭子上架,好好准备来谈合作的,现在反而气势上弱人家一截。
得知他们这次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过分要求,薛良恢复到平常模样,招呼人进屋详谈。
坐定之后,絮儿先灌下一碗热水暖了手脚,正好趁机整理思路,再开口时已经好了许多。
王志和唐越冬配合絮儿说话进度,一样一样掏出他们从大山里背出来的东西。
薛良是个实打实跟土地打交道的年轻人,不过是运气好,继承了薛贵信这丰厚家产而已。
指尖拈着那些做成吃食的东西,表情说不出的嫌弃。
这农女好生有心眼儿,把东西全都做熟腌透,生怕他琢磨出来门道呢。
王志一个劲儿让他尝尝,村里所有人对巧织的手艺有信心,即便赶不上富贵人家私厨做得好味道,放在寻常百姓家可绝对不难吃。
薛良深吸一口气。絮儿有些紧张,她讨厌麻烦,能一次解决最好不过。
甘露子归属易储冬菜,但长途颠簸损伤必然不小,更何况收获时越晚,路上运输越可能出现冻害。
薛良看在他们“常来常往”的面子上,如实道:
“我是农非商,更没想过抛弃家业去入商籍。凭借我薛家田中产出,卖不上高价,赔本的买卖我不干。”
甘露子被拒绝在絮儿意料之中,北地主食麦与粟,其他皆为杂粮。既然挤不进要道,被弃一点也不奇怪。
薛良继续道:
“至于这个豆……吃起来还行,山野产量不高,你们的优势仅仅在此。若是肯花心思,薛家佃户用不了几年也能种出不小一片。”
听到此处,絮儿都以为此行白跑一趟了。结果薛良话音一转道:
“松县十年九旱,我也不想他们冒险,这玉豆我就收了。接下来谈谈价格吧。”
玉、玉豆?王志还想纠正,那叫野薯蓣豆好么?唐越冬怕他坏事,适时接话,跟絮儿配合着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