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31集

第四章山娃青年131集

在爬十八盘的途中,山娃看到了一位老太太,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牵着青春貌美的女儿,非常虔诚的一步一台阶、一阶一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默默地祈祷着保佑听不懂的咒语。上下山的游客们路过时,看到了这一场景,无不为之感动,感叹不已!

山娃也学着老太太一步一磕头,祭拜了泰山奶奶,祈祷自己调动工作顺利,保佑妈妈身体健康和全家平平安安。然后,径自向泰山的南天门攀爬而去,经过4个多小时攀爬,到晚上9点多钟,终于到了南天门。

到了南天门,累得他浑身冒汗,腰腿酸痛、骨头像散了架一样难受,大口地喘着粗气,他再也攀爬不动了。当晚就住在了南天门的“泰山招待所”。准备明天早起再登上玉皇顶,去观赏极顶的一青松,然后再去日观峰观看日出。

第二天早上5点,天刚刚蒙蒙亮,山娃就和游客们一起登上了玉皇顶,终于在泰山极顶上,看到了“泰山顶上一青松”。

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是,极顶上的青松不是又高、又大、又粗、又壮的参天大树,而是一棵不到半人高,只有大拇指粗细的一棵小小的松树苗,这让他大跌眼镜。

但游客们却赞叹不已,因为泰山玉皇顶海拔的高度为1532.7米。在这样的极顶高度,还傲然挺拔的长着一棵小松树,实属不容易,极为罕见。当游客们路过它身旁,无不惊叹于它的顽强。在这高寒、狂风肆虐的极顶,它宛如一位无畏的坚强战士,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人们凝视着她,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奇迹的赞美。

这棵半人高、大拇指粗细的小松树,以其不屈不饶的姿态,成为了泰山极顶上一道别样的风景,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山娃这才明白了这个极顶小松树的真正涵义,不在于她的高大雄壮,而在于她的生命力顽强。

泰山,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山脉,承载着无数人的向往与敬仰。而日观峰,则是泰山观赏日出的绝佳之地。山娃怀揣着满心的期待,登上了五岳独尊的这座神秘泰山山峰。

泰山的清晨,山间的夏风冷冽而清寒,仿佛要穿透每一寸肌肤。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山娃急切的脚步,他沿着蜿蜒的山路砥砺前行,四周是一片寂静,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在这空旷的山间回响。

终于,山娃登上了日观峰。此时,峰顶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和他一样怀揣着期待的人们。大家静静地站着,面向东方,目光坚定而专注,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神圣的日出仪式。

渐渐地,东方的天空开始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那白色如同一层薄纱,轻轻地覆盖着大地。接着,这白色慢慢地变得温暖起来,染上了淡淡的橙色和粉色,就像是一位画家在小心翼翼地调色一样一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边的色彩愈发浓烈,那橙色和粉色逐渐交融,形成了一片绚烂的云霞。逐渐又渐变成了红色云霞,就在这时,太阳探出了它的脑袋,先是一个小小的红点,然后慢慢地变大、变圆。那一瞬间,万道金光刺破了云霞,洒向了大地。山峰、树木、人群,一切都被这金色的光芒所笼罩,熠熠生辉。

太阳越升越高,光芒也越来越强烈。原本灰暗的山谷瞬间被照亮,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山峰的轮廓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仿佛是大地的脊梁。而那流动的云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团团金色的,如梦如幻。

此时此刻,山娃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泰山的日出,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这壮丽的自然景观面前,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大自然的伟大。那一轮红日,仿佛是新生命的诞生,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它驱散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让他心中的阴霾和惆怅一扫而空。

当山娃缓缓地离开日观峰,那美丽的日出画面,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山娃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当山娃和游客们下山重返十八盘的时候,他感到双腿发软,吃力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下攀爬着,就和下楼梯一样一样的感觉,快要到了十八盘的下端,他实在走不动了,两腿像灌满了铅液,一屁股坐在了台阶旁的泰山石上,大口的喘着粗气。汗流浃背的山娃看着台阶上眼前川流不息的游客,却感到非常的陌生,一种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在泰山的怀抱中,他就像一棵无名的小草。

这时,他想到了乔老师、周仓老师、同学们,要是同来和自己一起游览攀登泰山,该有多好啊!特别是又想起了,汪宁霞和自己一起游玩微山湖和微山岛的情景,如果汪小妹在自己的身边,共同欣赏着泰山的美景,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了。可是他们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再也找不回来那种在一起开心快乐的时光了。想到这里,心里无比的酸楚,潸然泪下。他就是一个多情善感的性情中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山娃歇息了片刻,面对悬崖峭壁的泰山,他感伤哽咽的吟诗一首,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独步泰山心寂廖,峰高云绕念知交。

相思无尽风为伴,寂寞幽情向九霄。”

然后,他默默地独自走下了十八盘,回到了中天门,坐上旅游大巴,又转车来到了济南,去大明湖游览了趵突泉。游览结束已是晚上7点多钟了,简单在济南火车站吃了顿晚餐,坐上了夜间11点的火车,返回了秦皇岛。到6月21日上午又回到学校。

下午上班时,山娃去学校组织部拿取了《调令》,回到了暂借的家属院,收拾起了自己的行李、物品。

在1983年6月22日,他凭着《调令》,去学校的相关部门办理了《户口迁移证明》、《非农业户口粮食关系转移证明》,又去秦皇岛市电大工作站办理了《电大中文专业学籍转出证明》;在随后的几天里,他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物品,打包了六个大纸箱,学校又给他特意定制了一个大的木板箱子,还有接刘荣荣来校结婚时带来的红木箱子,也都装好了物品。

在26日退回了学校暂时借的家属院。房门钥匙交还给了总务科。山娃唯一带走了学校的纪念品,就是平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