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初步调查

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要压到屋脊之上,冷风如刀,割着每一个行人的脸。大理寺的大门里,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云逸尘和崔墨羽站在停尸房内,面前的担架上,白布盖着一具冰冷的尸体,那是他们刚刚从街头运回来的命案死者。

云逸尘身着一袭青色官服,腰间佩着大理寺特有的令牌,面容冷峻,剑眉下的双眸透着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迷雾。他缓缓揭开白布,露出死者那因窒息而扭曲的面容,脖颈处一圈紫黑的勒痕触目惊心。崔墨羽跟在一旁,他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干练,紧张地注视着云逸尘的一举一动。

云逸尘俯下身,仔仔细细地检查着尸体,修长的手指轻轻翻看着死者的五官、四肢,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痕迹。良久,他直起身子,沉声道:“是被勒颈窒息而亡,死亡时间大约在清晨。”说罢,他又拿起死者的手,借助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线,发现死者的指甲缝里有一些细小的布料纤维,像是挣扎时抓下的。“墨羽,这些纤维说不定是关键线索,我先收集起来。”云逸尘说道。

处理完尸体,两人马不停蹄地再次来到案发现场。这是一条略显偏僻的小巷,周围是参差不齐的宅房和几家零散的店铺。此时,巷子里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在大理寺捕快的维持下,勉强留出一片空地。

云逸尘和崔墨羽在小巷里一寸一寸地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崔墨羽发现了一小段断掉的绳索。他兴奋地喊道:“逸尘,快来看!”云逸尘快步走过去,接过绳索,仔细端详。绳索的材质粗糙,上面还带着些许血迹,和死者脖颈处的勒痕宽度相符,很有可能就是凶器。“把它收好,一会我们带回去检验。”云逸尘说道。

接下来,便是询问周边的人。他们先来到一家杂货店,掌柜的是个中年男子,满脸络腮胡,正站在门口张望。云逸尘走上前,拱手行礼:“掌柜的,打扰了。您今早开店时,可曾看到什么异常?”掌柜的回忆了一下,说道:“早上我开店的时候,看到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从这边跑过去,当时没太在意,现在想想,那人有点可疑。”崔墨羽连忙追问:“那人的长相如何?”掌柜的却摇了摇头:“天还早,光线不好,我没看清他的脸,只记得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

询问完杂货店掌柜的,崔墨羽又在人群中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接连问了几个围观的百姓,可大家都只是摇头,没有人看到事发时的具体情况。就在他有些沮丧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凑了过来。小伙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岁上下,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神色紧张,眼神闪烁,小声说道:“官差大人,我早上路过这里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行色匆匆,不过我没太在意。”崔墨羽立刻来了精神,追问:“那人的身形和长相,你可还记得?”小伙子挠了挠头,一脸为难:“当时天还早,光线不太好,我只看到他身材很高大,脸被斗篷遮住了,实在没看清。”

云逸尘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蹲下身子,再次查看死者周围的地面。地面是潮湿的泥土,经过一夜的露水,还未干透。他发现身旁有几个奇怪的脚印,脚印很深,似乎是一个体重较重的人留下的。云逸尘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白布,小心翼翼地将脚印拓了下来,准备带回去仔细研究。

随后,两人决定从死者的人缘关系入手。他们走访了死者的家人和朋友,得到的答案却如出一辙:死者为人和善,乐善好施,没有仇人。死者的老母亲白发苍苍,哭得肝肠寸断:“我儿一向与人无争,到底是造了什么孽,遭此横祸啊!”

回到大理寺,天色已晚,月光洒在庭院里,给整个大理寺蒙上一层银霜。云逸尘和崔墨羽坐在书房里,面前的桌上摆满了各种线索:那一小段绳索、布料纤维、拓下的脚印,还有他们走访记录。

“这就奇怪了,既然没有仇怨,那凶手为什么要杀他?”云逸尘疑惑地说,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崔墨羽沉思片刻,道:“或许这背后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继续查,总会找到突破口。”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陷入了沉思。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却又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