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在泸水岸边,诸葛亮设置了香案,铺上祭品,排列了四十九盏灯,扬起幡旗招魂;
把馒头等东西,摆放在地上。
三更天的时候,诸葛亮戴着金冠,穿着鹤氅,亲自前来祭祀,让董厥宣读祭文。
祭文的内容大致是:
大汉建兴三年秋九月一日,武乡侯、兼任益州牧、丞相诸葛亮,恭敬地陈设祭仪,向在王事中故去的蜀中将校以及南人的亡魂祭祀道:
我们大汉的皇帝,威势超过五霸,英明继承三王。
昨天远方敌人侵犯边境,不同习俗的异族起兵;
他们像毒蝎一样放出尾巴兴妖作怪,像恶狼一样放肆作乱。
我奉王命,到远方问罪;
大军出动,像貔貅一样勇猛,把敌人像蝼蚁一样全部消灭;
雄壮的军队像云一样聚集,狂妄的敌人像冰一样消融;
刚刚听到破竹的声音,就已经是失去了猿猴的势态。
但是我们的士兵儿郎,都是九州的豪杰;
官僚将校,都是四海的英雄:
习武从军,投明事主,没有不遵守三令五申的,共同施展七擒七纵的计策;
都坚定地奉行报效国家的忠诚,共同实现效忠君主的志向。
没想到你们偶然失去了战机,落入了敌人的奸计:
有的被流箭射中,魂魄掩埋在阴间;
有的被刀剑所伤,魂魄归于长夜:
活着的时候有勇气,死了之后也成名。
现在凯歌即将唱响,俘虏也快要献上。
你们的英灵还在,祈祷一定能听到:
跟随我的旌旗,跟随我的部队,一起回到国家,各自认领自己的家乡,接受家人的祭祀,领取家人的供奉;
不要做他乡的鬼,白白成为异域的魂。
我会向天子奏报,让你们各家都能享受到恩泽,每年得到衣服粮食,每月得到俸禄:
用这些来酬答你们,以安慰你们的心灵。
“至于本地的土地神以及南方的亡灵,他们享受血食祭祀有着固定的规矩,其神灵依附之处也离此不远。”
“活着的人既然敬畏上天之威,那么逝去的人也应当归入王者的教化之下,想必他们会因此安宁,不会再有悲泣号啕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