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失恋的我逆袭伦敦师姐30-21为师姐冲刺事业

艾莉森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林天宇的眼睛,认真地说道:“谢谢你,为了我,也为了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为你感到骄傲。”

两人随后讨论起剧本的细节,艾莉森还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如何让露娜的表演更具有张力,如何增加父亲角色的戏剧冲突。林天宇听得非常认真,一一记录下来。他感到,艾莉森的参与让这部剧本更加充满灵魂。

林天宇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阶段的创作,让剧本《光影之间》更加成熟和感人。而艾莉森的试读与支持,更是为他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他深信,这部作品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会是他们未来的起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剧本完成

林天宇完成了《光影之间》的第二版剧本,并在团队的帮助下进一步润色。他深知,要让作品达到市场的高标准,必须接受更广泛的评估。于是,他将剧本递交给几位业内资深人士,请他们提出专业意见。包括一位他在留学期间认识的剧院导演,一位有几十年编剧经验的导师,以及一位成功打造过多部戏剧的制片人。

几天后,反馈如约而至。这些意见犀利而不留情面,直指剧本中的核心问题。

“剧本的情感线很感人,但缺乏层次感。观众可能会觉得剧情发展过于顺利,缺少足

够的冲突和起伏。”

“父亲这个角色的设定还可以更有深度,他的动机目前显得单薄,不够令人信服。” “凯恩作为男主角,虽然很感人,但有些地方显得过于理想化,缺乏真实感。他可以

表现出更多的挣扎和人性化的弱点。”

林天宇拿着反馈,坐在小工作室的沙发上,反复阅读每一条意见。他心里清楚,这些建议虽然刺耳,却十分有价值。他没有时间气馁,而是迅速召集团队,开始进一步调整剧本。

增加冲突和深度

林天宇和团队决定对剧情的核心冲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原本露娜和父亲的矛盾仅仅是围绕“控制与反抗”展开,现在他们引入了父亲的过往经历,增加了他专制行为背后的合理性。例如,剧本中增加了一段闪回,揭示父亲年轻时的失败经历,如何因为一次错误的选择导致了家庭的破产。

因此,他对露娜的控制,其实是源于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女儿的保护欲。

凯恩的角色也被重新塑造。他不再只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支持者,而是一个同样承受压力的普通人。在新的剧本中,凯恩的家庭背景被揭示出来——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为了追逐梦想,他与家人关系疏远,甚至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这个背景让凯恩的形象更具层次感,也为他与露娜的感情增加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深度。

在剧情上,他们还增加了更多的意外和挫折,比如露娜在一次重要的舞台试镜中因过度紧张而失败,凯恩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关系帮她争取第二次机会。这些情节不仅让剧本更加丰满,也让观众对角色的成长过程更有代入感。

台词的打磨与场景的优化

林天宇特别重视台词的打磨,因为他知道,好的台词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内心。他邀请了一位擅长对白设计的编剧朋友协助修改,尤其是露娜和父亲的对峙场景,以及凯恩安慰露娜时的情感宣泄。

“爸爸,我不是你投资的项目,我是你女儿,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这是露娜在剧本中最具冲击力的台词之一,经过讨论和修改,这段对白更加直击人心。

此外,林天宇还调整了剧本中几个关键场景的舞台表现方式。例如,原本露娜在舞台上的最后一幕只是一个独白,现在增加了灯光和背景音乐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坚定的氛围,展现她内心的挣扎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