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啊,你怎么会想着要到外面闯一闯的?”江苏淮阴,江月琴和李明义和大哥,小妹一家聚在了一起。期间就大哥的的孙子江淮安非说要到外面去闯荡一番。作为姑奶奶的江月琴则是关心的问道。
“姑奶奶,我知道少安表哥和少婷表姐现在事业已经做的很大了,我也想出去看看,家里的医学我也不感兴趣,现在也已经中专毕业了。” 这江淮安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的,在大哥的家里,家教还是非常的好的。
“妹妹,你别听这个小子胡说八道,一天天的竟想好事了,出去哪有那么的容易的。” 大哥江月亭笑着说道。
“大哥,咱们之间也不是外人了,孩子想出去也是好事,天天窝在家里未必是好事情。”李明义一眼看到江淮安这小子的时候就喜欢,总感觉身上有一股闯荡的劲头。
“对啊,还是我姑爷爷说的对,年轻人不出去难道要一辈子窝在家里啊?” 江淮安小声的嘟嘟囔囔说道。
“大哥,要不这次我回去就将这小子带到北京去,机会多,总是可以有一个发展的机会的?” 李明义是打算只要大哥同意,就将这小子带回去培养一下。
“姑爷爷,我能够去苏州吗?我听你们聊天的时候说表叔带着人去苏州出差了,那么说以后这个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再说了离家也近,还没出省。” 江淮安这小子明显就是已经想好了主意,别说分析的还挺到位的。
“苏州啊,可以的,我听你正阳表叔说这次要在苏州大规模建厂的,不过负责的人可不是你表叔和表哥,但也是家里人,你要是想去,我也可以给你推荐下的。” 李明义想帮帮这孩子也就一把手的事情,和刘光齐打个招呼就行了。
“我想去,姑爷爷。” 江淮安说道。“暑假的时候我去了中专同学的家里,是涟水的,一个叫红窑乡的地方,早晚吃的都是黄豆加米发泡过,在石磨上碾出来的糊糊,反正不像稀饭。当时我心里就有点发荒,还是落后啊!”
“淮安,落后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但是你所见到的黄豆加米发泡过,在石磨上碾出糊糊那一定是你同学家里最好的粮食了。”李明义对于现在家乡发展的情况还是有了解的,有的地方一家子还在为生计发愁的,能够招待同学用上黄豆和大米,已经超出了很多家庭的能力了,特别是在农村。
“红窑乡,我知道的,早年间是属于灰墩区的,后来和王集乡的一部分合并而来的。因为当地曾有过红砖窑所以叫这个名字的。”大哥江月亭知道本地的一些过往的历史。“那个地方还没脱贫呢,你小子还嫌弃上了,这可不行的,你要知道实际的情况,感谢人家的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