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他退了回去。
他如何不知要号召各地大军入京勤王?但是如今魏国的主力一半丧失在五丈原,另外一半则是丢在了潼关,仅剩下的一支可用兵马还在江夏那面防备着东吴孙权,剩下的都是地方兵马,压根没有什么战斗力,来了也是白耗力气。
见没人说话,侍中孙资终于是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出班说道:“陛下,臣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快快讲出来。”曹叡见状,眼中立刻射出了一丝精芒,大声说道。
孙资平静地说道:“陛下,臣建议,洛阳这边就按照毋荆州的办法固守待援,不过同时也要派人去通知东吴孙权一声,让他暂且放过我们,而是转攻蜀国的永安、涪陵,助我大魏逼退汉军。”
曹叡眼中的精芒旋即便转为了失望,出声说道:“这怎么可能?东吴虽然和蜀汉不对付,但是与我大魏更不对付,他们不趁机偷袭我大魏就不错了,又怎会帮助我大魏击退汉军?”
孙资面对曹叡的质疑,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淡淡说道:“陛下,臣建议,将汉军掌握的天雷也告诉孙权,臣相信孙权一定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曹叡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的确,如今的局面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汉军掌握了类似天雷的武器,这种武器他们是无法抵挡的,那么东吴的兵马就更没有办法抵挡了。
如果汉军攻破了洛阳,大魏灭亡,大魏绝大多数地盘全都落到汉军的手里,那东吴就更没有办法抵挡汉军了,毕竟在他们三国之间,军队的战力基本上就是汉军可以压着魏军打,而魏军可以压着东吴的军队打。
一旦魏国没了,那他们东吴恐怕就要步他的后尘了。
不过这时大司农崔林却是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可。”
崔氏源出于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齐丁公的嫡子季子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后世便以崔为氏,季子的二十八世孙有二人崔业与崔仲牟,西汉初年分别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与涿郡安平县,崔氏家族遂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两支。
汉末三国时期,清河崔氏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扬名史册,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地位延续至唐末,这个崔林就是真正让清河崔氏崛起的重要人物之一。
小主,
当然,这种事情根本没人知道。
曹叡立刻看向了他,问道:“有何不可?”
崔林大声答道:“若是将此事告诉了东吴孙权,恐怕他非但不会向西进攻蜀汉,还极有可能向北进攻我大魏,毕竟我大魏国都被围,各地入京勤王,地方上肯定是空虚无比,东吴攻打我魏国,肯定要比攻打蜀汉简单许多。”
曹叡的愁容再次浮现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