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和亲风波2

稍作停顿之后,只见皇贵妃轻抿了一口茶,然后优雅地放下茶杯,再次启唇说道:“皇后娘娘所生之女,那位尊贵无比的四公主啊,竟然执意不肯和亲之事,这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现如今已然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此等行径实在是放纵不羁、任性妄为到了极点!她身为金枝玉叶,本应肩负起维护国家社稷稳定的重任,却全然不顾大局,只为贪图眼前那短暂的欢愉快乐,丝毫不顾此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呀!

想她这般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之人,将来又有哪户八旗贵族之家胆敢迎娶她进门呢?毕竟谁家也不想娶一个如此骄纵无礼、肆意妄为的女子回家吧。恐怕就连当今圣上知道此事后,亦会对她深感失望吧。

且看那和婉公主,于如此关键之时刻,竟毫不退缩、挺身而出。只见她毅然决然地主动请缨,心甘情愿地远赴蒙古,只为替国家分担忧愁。这般深明大义之举,实非寻常女子所能为之;其展现出的非凡勇气,更是令人由衷钦佩不已。

和婉公主此等义举,不单充分彰显了她自身的高尚情操,亦让天下人得以目睹您这位嫡福晋卓越的教子之功,同时还体现出和亲王弘昼对于当今圣上的一片赤诚忠心。似这般门风清正、人才辈出的家族,还有如此贤德出众的公主,方为我大清朝之福祉所在,亦是当今圣上之大幸啊!

此时,皇贵妃馨澜的言辞之中流露出些许感慨之意,蕴含着深深的意味。她稍稍停顿片刻后,那目光愈发柔和起来,宛如春日暖阳般洒落在嫡福晋身上,继续缓声道:“此间种种利害关系,想必无需妾身多言,福晋您定然也是心如明镜、了然于胸。倘若和婉公主此次能够顺利完成和亲使命,那么不但可为我大清王朝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更为您们整个家族增添数不尽的光辉与荣耀。而您身为和婉公主的生母,自然也会因之而得到圣上的嘉许与器重。”

嫡福晋闻言,脸上露出了感激与坚定的神色。她深知皇贵妃馨澜所言非虚,和婉公主的亲事若能顺利促成,不仅能为家族带来荣耀,更能为和亲王弘昼在朝中的地位添砖加瓦。于是,她恭敬地回应道:“皇贵妃娘娘说得极是,和婉能有此等觉悟,实乃我之幸,也是家族之幸。臣妾定当全力支持娘娘的安排,为和婉公主的亲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皇贵妃馨澜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如春花绽放般的微笑。那笑容看似温婉,却又似蕴含着无尽深意。她那双美眸之中闪烁着深邃而幽远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令人难以捉摸其真正的心思。

只见她轻启朱唇,声音婉转悠扬地继续说道:“此次和婉和亲蒙古之事,陛下心中定然会对和亲王弘昼心生愧疚之情。毕竟,和婉乃是和亲王的爱女,此番远嫁他乡,父女分离,其中辛酸自是不言而喻。然而,也正因如此,若和婉公主此去能够展现出深明大义之举,并为两国和平友好做出非凡贡献,那么陛下在日后对于和亲王以及他所属家族的赏赐与恩宠之上,必定会比以往更为慷慨大方。”

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嫡福晋闻听此言,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中瞬间闪烁起了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光芒犹如破晓时分穿透云层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她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渴望与期盼。此刻,她似乎已然透过这层迷雾,清晰地看到了永壁世子之位的光明未来。

“那么,如此说来,我们家永壁的世子之位岂不是指日可待?”嫡福晋难掩激动之色,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手中的丝帕,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

馨澜轻轻颔首,眼中闪烁着睿智与深邃:“漠南蒙古喀喇沁部,作为蒙古四十九部之首,其地位尊贵无比,影响力更是遍及草原。如此重要的部落,他们的世子妃岂能是等闲之辈?怎么也得是固伦公主的身份,方能与之匹配。”

嫡福晋听后,心中大喜过望,但脸上仍保持着那份矜持与端庄的笑容:“皇贵妃娘娘所言极是,只是和婉她……能成为固伦公主吗?”

馨澜轻轻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只要运作得当,又有何难?一旦和婉公主成为固伦公主,她的身价自然倍增,而和亲王弘昼在朝堂之上也能因此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嫡福晋闻言,心中大喜过望。她深知,一旦和婉公主被册封为固伦公主,那么她的儿子永壁在争夺世子之位上,无疑将占据极大的优势。这不仅是对和亲王家族的荣耀,更是对自己和儿子未来的保障。

“臣妾多谢娘娘指点迷津,臣妾定当全力以赴,为和婉公主争取到这份荣耀。”嫡福晋恭敬地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