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两人的位置不错,一个靠近村外,一个在村里,正好能辐射整个村子,不至于挤在一块儿抢生意。
只是以后两人一起卖东西,估计赚的没有之前一个人卖的时候多了。
估计一个月下来,一个村里最多也就四五两的利润,两人分倒也够了。
毕竟村子就这么大,消费能力有限,想要村民多消费,就得让他们多赚钱。
而李文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在村里还安排了几个人收购山货、物资、药材等等。
这样村民能赚钱,也就有钱消费,杂货铺就能卖出更多的货。
这就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李文怎么算都不会亏。
不然村民没钱了,他的杂货铺也就开不下去了。
这边收到的山货、物资、药材,能在杂货铺留下的就留着,留不下的都带走。
反正李文的商城空间无限大,可以放在里面。这些物资以后多少都能派上用场,虽说质量比不上商城里的,但也能用。
就这样,虽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解决了。
每个村镇都有两到三人贩卖货物,赚村民的钱,同时又有两到三人收购村里的物资,给村民钱,如此一进一出,十分和谐。
在这个过程中,村民慢慢发现,自从村里有了李氏杂货铺的贩卖和收购人员,虽然前期投入了不少银子,但自己的日子好像确实好过了不少。
只要还能动弹的,就能去山里找点药材、山货,多少能卖点钱,再去买点杂粮,不至于饿死。
李文也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举措,竟然让整个县的农民生活改善了不少。
不过这效果还不明显,这才没多久,大家都还没察觉到。也许等过个一两个月,就会有聪明的人发现。
不过这样一来,对那些地主有好处也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