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和议已成,几路边军数量尚有数十万之多,靡费巨量物资供养,徒自消耗大宋国力。”
“以臣之见,应当罢免各路大将,只需要在各地常驻兵马,以朝廷派遣将领轮流指挥即可。”
王次翁说的这个,其实就是北宋时候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旧制度。
秦桧闻言,微微点头。
此时的秦桧因为“议和有功”,已经在不久前被正式任命为南宋左相。
右相之位眼下无人接替,孙近和李光都只是副宰相级别的参知政事。
故而秦桧是不折不扣的“独相”,大权在握。
看到秦桧这一点头,在场的诸多党羽立刻一拥而上,纷纷表示赞同。
“王中丞所言极是,武将猖狂已久,实在是不符合大宋制度。”
“也该到恢复大宋旧制,以文御武的时候了。”
秦桧见状,心中不由暗自得意。
如今的大宋朝廷,已经不需要秦桧站出来说什么了。
自然有一群小弟冲锋陷阵,让秦桧坐镇幕后,轻而易举地左右赵构决策。
但就在此时,李光却站了出来。
只见李光沉声道:
“此言大谬!”
众人顿时安静,露出惊讶表情。
他们完全搞不懂,为何平日里也是秦桧一党的李光,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反对。
就连秦桧也忍不住动容,吃惊地看着李光。
李光正色对着赵构道:
“陛下,和约初定,但金人尚未完全从河南撤军。”
“此时将大将们免职,若是金人得知大宋变故,定会毁约南下,届时悔之晚矣!”
赵构一听,感觉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对赵构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苟安!
其他事情和苟安比起来,统统都要退居第二。
于是赵构便道:
“李光卿家言之有理,此事等和约完成之后再议吧。”
【李光在朝议上石破天惊的反戈一击让秦桧无所适从,导致这一次他精心策划的对大将们下手计划并未得以实施。】
【此事之后,李光正式和秦桧翻脸,两人在朝中明争暗斗不断。】
【然而秦桧毕竟是赵构用来达成和议的主心骨,有这一点作为基石,李光自是无论如何也斗不过秦桧。】
【几个月后,李光黯然罢相去职,结束了短暂的宰相生涯。】
【但李光的迷途知返,也正说明了即便在秦桧独相大权在握的时刻,依旧有人勇于斗争,的确也是大宋士大夫的风骨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可惜李光只知道风骨,却不擅长斗争之法,又不愿意结党共同进退。】
【李光终究也只能如李纲等前辈一般,黯然退出舞台,没有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这便是大宋士大夫正直之士的最大弊病,为了风骨而一味强硬不知进退,最终导致秦桧在一次次的胜利中权势越发巩固,直至尾大不掉。】
唐初世界。
李渊坐在游船上,和裴寂一边喝酒,一边看金幕。
看到这里,李渊也是大发感慨。
“这个赵构是真的有点不要脸了,朕的那位表哥和他比起来,简直都是圣人!”
裴寂闻言,陷入沉吟。
李渊的表哥自然指的是杨广。
不孝?
杨广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孝顺之人。
当然,天家无亲情这种事情早就习以为常,至少杨广表面上还是可以的。
人性这方面,杨广主要的标签是好大喜功,而赵构的标签是苟安享受。
两者其实都是为了自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