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人间惨事

“遗落在外?”

“这个需得从教授早些年的经历说起。”陆知鸢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画:“在我们的那个世界里,有一段很特殊的时期,我们的国主……就等同于你们这个世界里的皇帝号召有志青年上山下乡。这有志青年你可以理解为贵族家的少爷,书香门第的公子以及在广大书院里的读书人。上山下乡就是上山砍柴,下乡种地。”

太子大为震惊:“你们的国主让世家公子上山砍柴,下乡种田?”

陆知鸢点头,反问:“不可以吗?世家公子也是人啊?”

太子摇头:“为夫不是这个意思,为夫的意思是砍柴或有可能,毕竟君子习六艺,力气还是有的。种田?他们应当不会吧?”

“不会可以学啊?”陆知鸢继续在地上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这舟指的可不是河里的船,而是泛指君王,皇室,文武大臣。当君王,当大臣,当官当的久了很容易忘记本心,他们的孩子生于富贵,长于富贵,更不懂得民间疾苦。让他们去体谅百姓,懂得百姓的苦。岂不是对牛弹琴。”

太子迟疑着:“没有那么严重吧?”

陆知鸢抬头,没有反驳,只是淡淡地讲了个故事。

有个二品大员,提出了一条政令,说是可以彻底解决百姓贫困的问题。

他的政令是让百姓们把家里多出来的牛,羊,毛驴进行买卖,把家里多出来的马车,房子拿出来进行租赁。让家里的闲人出去找份活计,哪怕没有工钱也行,只要能学到东西。用个一年两年的,就能自己做买卖,开商铺。他认为他的这条政令好极了,且是从百姓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

“荒唐,简直荒唐!”太子甩袖:“他可知一头牛,一只羊需要多少钱?普通百姓,积攒数年,也就只够买一头耕牛。牛比人宝贝,若非家中遇事,或耕牛老迈,是舍不得买卖的。况且普通百姓,没有私下买卖耕牛的权利,需得经由官邸进行。退一步说,家里有两头以上耕牛的,说明家境还可以,起码四季温饱,不愁吃穿。不愁吃穿得人家何必贩卖耕牛?

还多出来的马车,多出来的宅院,他知不知道,民间有多少的百姓是没有宅院或者像样的宅院的。没有工钱的打工更是无稽之谈?出去找活计的哪个不是急需钱财养家?找他那么说,人都饿死了。”

“不亏是体察过民间疾苦的太子哥哥,然朝中又有多少像太子哥哥这样的人。所以,我们的国主制定了这个上山下乡的政策,就是为了让那些不知民间疾苦的人真正的走到百姓中间,与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作,真正的了解百姓的生活。”

太子急问:“此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