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宝玉邀龄官为他唱一曲《袅晴丝》,这个曲牌出自《牡丹亭》,而《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其实就是宝玉让龄官为自己唱一出“还魂记”,宝玉代表大明,那么为宝玉还魂就是“反清复明”了。
而龄官却与别的女孩子不同,他并不在乎宝玉,因为他的眼泪,只为贾蔷而流。
作者就是用这支曲子,来隐写1663年夔东明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摇漾春如线,就是飘摇中的明军也曾看到春的希望,到一半停下了,花一般都指华夏,花钿原本指女子脸上的花饰,用书中的意向“整花钿”就可以暗示这场战争。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用来形容清军在高处揣测明军的阵型,发现后方运送粮草的后勤人员,便用白布白冒子遮住半张脸,偷袭了运送粮草的人马。
这是巫山之战的关键,宝玉请龄官唱这出戏,就是大明请“龄官”一起去打清军。
因为李国英的不断求援,清军认识到剿灭夔东十三家的困难,开始源源不断的增派满汉军队增援,而明军却是越打越少。
龄官不听宝玉的话,透露的是当时明朝的号召力已经大幅度降低,此时夔东扶持的韩王政权,由韩王,文官,太监,等人组成,他们合在一起可以算大明朝廷,就是这里的宝玉。
龄官唱的这出戏里代表夔东十三家的明军,这时的宝玉,其实是调不动这些兵的,还得是贾蔷出面才行,但是贾蔷也是哄着她的,而不是一味的命令。
贾蔷代表强寇,此处就是指十三家的各家首领,也就是袁宗第,刘体纯,塔天宝,党守素,马腾云,王光兴等这些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明末流寇出身,下面的军士也是流民里走出来的,所以其实一开始都是因为吃不饱饭反明的,后来为了共同对抗清军,才都改旗易帜,成了明军。
永历帝遇难以后,他们扶持的韩王朝廷可以说是空有一个架子,没有土地,没有钱粮,自然就没钱发饷,不但没法养军队,反过来还需要十三家来供养。
王夫人代表武将集团,也就是十三家所有武将,袭人代表的是宦官与厂卫,所以他们的月钱也由王夫人出的。
另外王夫人经过考虑以后,决定给玉钏双份的月例,多出来的其实是给朝廷的。
因为韩王朝廷官员基本都在郝永忠营内,所以十三家把供应朝廷的钱粮送到他那里。
但是到这种地步,下面还是有人打玉钏银子的主意,因此又写了王熙凤大骂这些人。
在这种情况下,底下那些军队自然是有些不听宝玉的,宝玉的命令被无视,自然是闹了一个大红脸。
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
龄官不听宝玉的,但是还听贾蔷的,贾蔷是龄官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