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终身误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江苏甪直),自号青丘子。后因触怒皇帝,被朱元璋处死。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高启是面对新的朝廷,写文怀念故国,作者为什么要学他呢?

原来是通过高启的典故告诉读者,他和高启是一样的,也在写文章怀念故国,他也在学高启,作者写的自然就是这部《红楼梦》了。

同时,作者很可能也是与高启一样,就是苏州人,而且是一个名气很大的文人。

至于作者是谁,我们后面再全面的说明。

而高启的这首诗,也是有典故的,出自汉代袁安卧雪的故事。

《后汉书袁安传》记:袁安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寒。

一年冬天,汝阳连下三天大雪,地面积雪丈余。一位朝廷派来的洛阳令骑马到街头视察灾情,见家中断粮的穷人不得不外出乞食,心中十分忧虑。

洛阳令来到一处简陋的平房前,只见门窗紧闭,门前积雪很深,却没人出来打扫,打听邻人,才知道这是书生袁安的家。

洛阳令命人除雪入内,见袁安僵卧在床,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县令问他为何不出门求食。

袁安回答:“天下大雪,人人饥饿,我不愿意再去打扰别人。”

洛阳令很受感动,也很赏识他,回京举荐他为孝廉。

袁安担任楚郡太守时,楚王英谋反,被牵连者多达数千。显宗大怒,而官吏追查更紧,很多人不堪重刑,含冤认罪,被判死刑者甚多。

作者应该也是通过这个典故,说明写书时天下的惨状。

再看:齐眉举案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

东汉时期有个叫梁鸿,有很多人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全都拒绝不娶。

没想到后来与他成婚的是同县姓孟的女儿,长得又胖又丑还黑,力气大到能举起石臼。这里暗指薛宝钗又黑又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每天回家,妻子为他准备饭菜吃食,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地侍奉梁鸿。

所以最后一句的意思,虽然现在宝玉与宝钗二人齐眉举案,到底心中那股意念难以平复。

所以说,这首终身误的判曲,哪里指的是薛宝钗,明明误的就是贾宝玉。如果按通常的说法,这首是写薛宝钗误,那写内容的时候又都写成了贾宝玉,无法想象能写成《红楼梦》的文学巨匠会犯小学生一般文不对题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