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服役后,汤潇逸不止一次试图找东瀛干一场了,特别在定镇改装之前。
可惜,东瀛人只知道装孙子,缩着不动。
“这样的话,我提议调平远去渤海,平远炮少航速慢,已经跟不上海战了。”
“但平远装备的35倍径260毫米克虏伯舰炮,射程达到米,可确保辽东万无一失。”
既然汤潇逸都说海上没压力了,徐希颜干脆就得寸进尺。
渤海只有两艘巡洋舰在,也就是超扬二舰,其254毫米主炮口径虽然大,但已经很老了。
这种阿姆斯特朗10英寸舰炮设计的最大射程只有8000米,在海里对岸攻击,这个射程还得减。
最重要的还是木壳的底子,万一被东瀛的火炮集火,是有可能出问题的。
平远就没有这个压力。
“没有必要,将第一重炮旅派去,东瀛的牌就这么多,也没必要抠抠搜搜的,先打它再说!”
派平远去也是为了防守,但汤潇逸直接选择转守为攻。
清军高低名义上有百万大军,现在才掏了三四十万出来,还有几十万人压在手里,东瀛呢?
东瀛第二第三军名义上补充了不少人,但也就十五万人左右,全在明面上。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大汉军甚至知道东瀛大队一级的军队大概在哪些位置。
“我建议再调一些骑兵前去增援,辽东地势平缓,但道路交通不便。”
“骑兵不管是用于侦查、机动,还是应急当驮马用,都是非常有用的。”
“步兵兵力可以从鲁地支应,再调几个师补充滨州前线就是。”
徐希颜听到派第一重炮旅前往辽东,就知道汤潇逸已经下定决心了。
本着既然要打,就好好打,打个漂亮仗的心思,继续加码。
战马当驮马用非常浪费,还非常废马,但那是用来应急的。
得益于大量装备机枪,大汉军是世界上第一个意识到骑兵已经被淘汰的国家。
所以大汉军的骑兵一开始就不属于“主力”行列,只是特殊机动兵力。
师以下只维持小规模用于侦察袭扰。
骑兵营、团甚至旅级单位只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干的是包抄的活。
例如击溃敌军后,骑兵快速包抄,或者干脆就是运输步兵的载具。
不像其余国家,骑兵还担负着攻击敌人骑兵、阻拦敌人骑兵攻击、冲击敌人步兵队伍等任务。
哪怕是到一战,英吉利和法兰西骑兵还在玩冲锋。
骑兵方阵相当标准,间隔很小,冲击力很高。
可惜遇上了马克沁,遇到了速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