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如何管?怎么管?为何管?”
李显愣愣的望着李斯,满眼的不敢置信。
李斯继续拿起勺子,伸向李显的那碗,安抚的开口,“傻孩子,你可知道,这群人最开始是听了谁的授意做这些事?”
“儿子不知。”
“长公子扶苏。”
不等李显出声,李斯轻笑一声,继续道,“这些人自有人收拾,你我无须多问,陛下找来的磨刀石罢了。”
李显这才有些明了的点了点头,安心的舀起一勺李斯的奶茶,细细品味。
再往前,就要到达灵渠的开挖之地。
命令下达已经有了些时日,当地的郡守丝毫不敢耽搁,接到命令的当天就开始安排起劳工们的召集和迁移。
也是因此,巡游队遇到了排着长队的劳工们。
他们来自附近不同的郡县,穿着破败,佝偻着背,拖着各式各样的木质工具,低着头缓慢的走在官道上。
刚刚相遇,劳工们就迅速的退到了官道的两边,动作熟练的跪伏在地,静静的等待着巡游队过去。
他们不敢抬头,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只一味的将脸深埋在尘土之中。
苏瑾月坐在宽敞华丽的马车里,透过轻薄的帷幔,望着外面发生的这一幕,愣愣的出神。
她忍不住掀开帷幔,探出身子,想要更清楚地看看这些劳工。
仕女丹见状,急忙劝阻:“主子,万万不可,外面风大,莫要吹了您的眼。”
苏瑾月却不为所动,她看着那些劳工,轻声问道:“他们可都是自愿的?”
“大都是自愿的。”丹凑到苏瑾月的身后,双手虚虚的伸着,护在苏瑾月的两边,细细的解释着,“除了一些犯罪被罚的,其中多数都是自愿来赚工钱的,有一些则是为了吃几顿饱饭。”
这时,两人身后的檀,也接话道:“农户们日子过得艰辛,尽管这两年天下太平,陛下和主子让农户们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大家也还是不舍得吃喝,如今挖渠一日管两顿饭,还有工钱拿,大多数人都是愿意的。”
听到这里,苏瑾月才有些释怀的坐回原处。
她总以为已经过去了很久,其实仔细想来,她也才刚刚来了两年。
两年,许多改变都才刚刚开始。
好事多磨,每一项进步都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