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自己就打起来了!

……

吴国的贸易顺差逐步下降。

这个现象让欧洲人兴奋无比。

小小的南洋,历史上一共出现过7家东印度公司。

他们分别属于英、荷、丹、葡、法、瑞、奥(按照成立时间排序)~

一方面,

压榨本地土着,将殖民地的各类资源运回本土。

另一方面,

将香料、金银销往广州,购买茶丝瓷再运回本土牟利。

这是所有东印度公司的通用模式。

2条很清晰的贸易线。

东方帝国吃掉了他们很大一块利润,而且比例逐渐增大。

他们做梦都想改变这个现状,然而几百年过去了,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

直到吴国这横空出世!

在这种背景下,

欧洲商人对于大吴帝国的好感几乎到达了顶峰。

……

除了物质,还有精神方面。

明清两朝,

欧洲商人们陛下谦卑地磕头下跪,喊着爸爸万岁,打通关节才能购买茶叶丝绸瓷器。

而且,

明清帝国基本上只接受金、银、香料三种支付方式。

贸易顺差大的令人发指。

足足500年,

全世界的白银持续流向东方。

白银黑洞的说法不是白给的~

……

而现在,

新兴的大吴帝国一改之前的贸易惯性,几乎愿意吃下各国商船所携带的任何货物。

无论金属资源、珍贵香料、钻石檀香,还是大米蔗糖、象牙皮毛、棉花麻料、马匹动物、统统吃下。

兴趣之广,胃口之大,令所有东印度公司都为之癫狂。

尤其震惊的是,

吴国皇室居然对工业品和机械也感兴趣。

……

巴达维亚总督在一份给本土友人的书信中感慨:

上个月,

我听说了一桩奇闻。

一群没有国籍的混血流浪水手在广州港找到了新职位,薪水相当不错~

如今,

本督治下的巴达维亚,

有无数失意者跃跃欲试想去广州寻找机会。

神秘的吴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购买力、最旺盛的胃口、最富饶的土地。

所有公司同仁一致认为——全球商业的黄金30年即将拉开帷幕。

这将惠及整个欧洲。

在这场庞大的欧亚商业大循环中,欧陆至少能增加50万个富裕中产,以及1万个真正的富人。

……

不过,

如果欧洲商人得知,吴廷对当前的贸易规模并不满意的话,肯定会诧异的无法言语。

李郁见惯了后世那种规模动则以万吨为单位的贸易,怎么会看得上18世纪的小小海运呢。

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海洋商船500吨左右。

100艘也不过5万吨。

金山卫和广州,今年一共接待了331艘海外商船。

双向货物总量,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50万吨。

放在穿越前那个时代,还不够一个四线城市塞牙缝。

就算加上吴国商人的海船,大约200多航次,年贸易总吨位也低于100万吨。

不够,远远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总之,

7家东印度公司,除了成立于1628、倒闭于1633的弗朗机东印度公司,其余6家都来黄浦江畔盖起了商馆。

再加上先机一步的伊比利亚商馆。

(注:伊比利亚没有成立东印度公司,相比正常贸易,他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