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用大清的价值观去看大宋,没毛病

用大清的价值观去看大宋,没毛病。

今天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知道改朝换代仅仅是改朝换代。

2个时辰后,

醉的一塌糊涂,没几个站着的。

得月楼掌柜的,

连忙唤来小厮:

“把附近几条街的车马行,都雇来。”

……

一辆辆马车,

把醉酒的人,和银箱一起送走。

范京喝了两碗醒酒汤,才算是回过了神。

他和身边的李大虎抱怨道:

“我今日才知道,混官场最要紧的学问,是喝酒。”

李大虎是李郁的义子,

路边为葬父自插草标的那个少年,年前,把父母的坟迁了。

迁到了上方山,正经的竖了石碑。

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材,还请了和尚做法事。

最近,

他在范京的身边,负责保卫。

李郁说,最近局势越来越紧张,范京是重要人物,不能有失。

因而,

给他增派了4人的护卫,以娘家家丁的身份出现。

“为什么要喝酒?”

“上官赴任,要喝接风酒。上官高升,要喝欢送酒,上官娶妾,要喝喜酒,上官爹死了,要喝丧酒。”

李大虎突然问道:

“那上官若是被罢官了呢?”

范京噗嗤一笑:

“我泼他一脸酒。”

李大虎笑的很开心,不过以他的阅历,还听不懂这里面的含义。

范京洗了把脸,

开始复盘,将过程详细写入信中,让人送到西山岛。

他说的那些话,

是故意的,目的是让这些人打消心中滋生的疑心。

哪怕是半信半疑,也能多争取一些时间。

李郁,在骨干分子会议上,

强调了三遍,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多一个月,就多一份胜算。

李家军,

缺乏坚城堡垒,待开春,他就要迫不及待的开始筑城。

……

至于说,

如何在官府的眼皮子地下,大摇大摆的筑城。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那是后话。

福康安,朱珪,黄文运三人联名写折子,禀告乾隆腊月里的这桩民乱。

这一次,

倒是分歧不大,都觉得大事化小比较好。

这种时候,给皇上心里添堵,不是好臣子。

春秋笔法,丧事喜办。

把弹压民乱,写成了满城搬迁过程中,一些刁民趁乱闹事,导致了短暂的混乱。

自愿搬走的百姓们,都自发的指责这些刁民没有大局观。不理解朝廷。

后来官兵介入,肯定了百姓们的做法,

总之,搬迁进程很顺利。

百姓们都度过了一个安宁祥和的除夕,

手里捧着朝廷的银子,嘴里吃着官府发的猪肉,感慨遇上了好皇上。

朱珪微微脸红,可还是问道:

“抚台大人,就这么定了吧?大过年的,以和为贵。”

福康安还未来得及点头,

只听得外面一阵喧闹。

一个戈什哈气急败坏的冲了进来:

“大人,城东北着火了。”

……

府城东北区域,

一户人家突然冒出滚滚黑烟,火势来的很快。

救火队的铜锣,响成一片。

起火的这户人家,是做灯油生意的。

距离截止日期,没几天了。

绝望之下,他采取了最极端的做法,把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站在房顶,

他望着跑来救火的人群,癫狂的大喊道:

“一把火烧了,我也不留给那些该死的旗人。”

“去踏马的满汉一家。”

说罢,

他把辫子给割了,用力甩到人群中。

然后,自己纵身一跳,凤凰涅盘。

屋子里,

灯油桶开始爆燃,火势陡然更大了。

救火队的人也瞧出来了,

这没法救,只能是四周清理出隔火带。

……

推倒了周围的好几幢墙、屋子,

上千人就这么看着火场,直到大批兵丁赶到现场。

福康安骑在马上,眼神里满是厌恶,

他已经从差役的口中,得知了这是一次人为的火灾。

“刁民。”

突然,他的视线被正在救火的队伍吸引了,

马鞭一指,问道:

“他们是哪个衙门的?”

黄文运立即答道:

“他们不属于任何衙门,是府城的义务救火队。”

“谁出钱,谁组织的?”

“官府监督,维格堂出钱。”

福康安突然冷笑了一声,

他看到了1里外那突兀的救火哨塔。

小主,

问道:

“那也是救火队的?”

“正是。”

“即日起,解散救火队。”

黄文运愕然,震惊的问道:

“那以后万一着火了?”

福康安回避了这个问题,而是俯身低声说道:

“黄知府,你是文官,不懂兵事。本官不怪你。”

“这救火队,过线了。”

黄文运忍不住说道:

“可是在京城,亦有类似的救火组织。”

“京城的救火组织,全部是步军统领衙门派出的兵丁。这种事情,你居然敢交给外人负责?出了事,脑袋还要不要了?”

黄文运道歉,

你官大,说什么都对。

看谁都不保险,只有你八旗最保险。

……

福康安骑马,又巡查了一阵,

直接下令:

“所有人家,日落之前全部离开,只许携带随身包袱。否则,以纵火嫌疑罪论处。”

戈什哈队长抱拳领命,

吆喝着抚标营,准备执行军令。

抚标左营参将虽然震惊,但还是忠实执行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