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过了一月,拿了工钱,到了三月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勉强能挤出三两银子给先生做束修。
但是陈先生退回了二两,列了书单给她们,不建议她们买,而是建议她们多买些笔墨,有时间去书铺记下再回家誊抄。
读书之后,大家才知道书铺虽然许人看,但却不许在铺子里抄书,除非这抄的是应了书铺要卖给铺子的。
买的话老浮家当然买不起,但是抄还是勉强可以的,而且陈先生很希望他们好好练练那笔破字儿!
陈先生一直很嫌弃他们字。
知道他们一家都在识字后,给牛娃他们的功课,有时候先生也会让其他人做,再由牛娃他们带去,他来批阅。
别的倒没什么,只是这家人的字实在愁人,老是舍不得去练。
不是舍不得工夫,是舍不得笔墨,从大到小个个写的都那么难看。
他这三个弟子,他还能教一教,打一打,那帮野生的弟子他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倒是叫他们沾水在板子上练,但别说手感不一样,光是也要费笔这一条就能给他们心疼够呛。
所以与其凑钱给他交束修,不如练练字儿,他觉得这三个弟子是很可能有出息的,到时候他这个师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虽然说这个很远,但有些事成与不成的,都要早早谋划,学不会也就算了,既然他们家里人能学会,那自然是多学些好。
以后传出去也好听,不至于因为身世太拖几个弟子的后腿。
老浮家人听话的买了笔墨,但还是叫孩子们用的多些,大人们照样不舍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先生还是得看那些让他脑瓜子疼的破字儿。
因为太远每天王氏都会去送他们。
每次看着王氏那幅憨憨傻傻的老实样,陈先生仿佛看着他们一大家同一个表情看着他,对他说先生我们想练,但我们好穷!
骂人的话涌到嘴边,却次次只能憋回去,还不能细想,陈先生生怕自己一时冲动再白送他们些笔墨去,那他得亏成什么样!
只能盼着这家人多赚些钱,然后好好学习。
这个想法,老浮家人很赞同,他们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赚到不少钱的。
住进城里才知道住进城里的好处。
昌乐坊那边还是差一些,但也很繁华,这边就更繁华了。
住在这边的好处就是,只要够勤快就能赚到钱。
这都城里有钱的人家也多,帮着买买东西,送送吃食,帮忙担着外出游玩的箱子,也能赚上不少钱,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收到客人的赏钱。
不过也处处都要花钱,就是吃颗菜,打桶好喝的水都得使钱买!
不过那些花费可多可少就是了。
一家子算着,这么干两年,估计也能做点小生意,再不济也能摆个卖东西的摊子。
大人们忙于生计,五郎六郎还有阿元和杏子,闲下来就和附近的人打听有没有类似于小杨氏和福宝的人。
消息倒是没有,但几个孩子倒是和附近的大人小孩们混熟了些。
街面混熟了点,也就又可以出去溜达了。
不过五郎六郎更乐意跟着几个叔伯,去帮着他们送货跑腿。
女娃干不了这个,只能留在家。
兔子沉迷绣花不可自拔,另两个看绣花就头大。
家里的活,王氏一个人全包了,她们两个想帮忙王氏也只塞给她们些轻巧活。
奶奶爷爷哪儿也没有要她们帮忙,家里情况好一点了,有时候还会塞两个铜板叫她们买吃的去。
算起来最闲的依旧是阿元和杏子。
转眼就是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