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当知道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海外高价进口而来的产品后,即便军宫楼再富有也不禁感到压力山大。
这一天晚上,正在查看文件的邵先生皱着眉头说:“再这样下去不行啊,不然125工厂真的快要把咱们都拖垮了。”
的确,如果想让俊勇智能AI真正成熟起来的话,只有依靠实际战斗场景来磨炼它了。
但是每一步成长的背后都意味着要牺牲更多昂贵的装备资源。
其实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将其送往真正的战场,让它在战火中不断学习和进化。
遗憾的是国内并没有合适的冲突区域;放眼全球也就那么少数几处存在规模有限的小范围战斗而已。
明白了老人家心思后的程女士随即提出了建议:“是否可以把这批无人机直接派送到正在进行武装冲突的地方去试试看?” 对此提议邵老人点头赞同。
之后程秘书便联系了侯厂长,请他找机会向首席设计师景熵咨询下意见。
毕竟最终拍板定夺的人还得是他;毕竟两位长辈对于具体技术细节方面了解不多。
听了汇报内容之后,景熵认为这样做虽然风险较大,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一个可行之策。
然而他也表示担心现有状态下的AI或许尚不具备应对大规模空中战斗的实力;若是贸然出击很可能适得其反。
但另一位专家李雨燕持相反看法:“目前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对真实情况的一种模仿罢了,若能置身于实地参与较量则必将有助于加快其成长步伐。”她的立场获得了高度认可。
通过讨论后他们达成共识决定放手一试。
不久后一批装配有初级版俊勇系统的试验型无人机被悄悄送往阿波拉沙漠内一处较为安全可控的战区。
可能展示的时间不会太久,但这很可能是首次公开亮相。
因为这个地方战火不断,大家都爱在这里测试新式武器的效果。
尤其是像白鹰帝国、北极熊帝国这样的大势力,在往年都经常在这片区域试用他们的新式武器。
军方选中的这片战区,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局部战争,正规军和叛军打得不可开交,这里也是125兵工厂特意挑选出来的。
由于这个战区比较落后,多年的战争已耗尽了大部分资源,缺乏高端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