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白夜宴在萧景川、李志达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宣政殿,看到坐在龙椅上早已没了气息的老皇帝,白夜宴下令,“将先皇妥善安置,葬入黄陵,一切礼仪皆不可废。”白夜宴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众大臣听了暗暗点头,这位新君虽是先帝禅位而来,哪怕其中手段有所不光彩,但行事作为颇得人心。
“是,陛下,下官定然会不遗余力地办好前朝皇帝的丧礼,以彰显我朝对先帝的敬重与缅怀之情。”太史令毕恭毕敬地上前一步,躬身领旨。
紧接着,一群训练有素的太监迅速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抬起那早已没了气息、面色苍白如纸的老皇帝,离开了庄严肃穆的宣政殿。
白夜宴转过身来,目光沉稳地扫过宣政殿内的一众文武百官。他身姿挺拔,神情庄重,一身银甲更衬得他英勇无比。沉默片刻后,他终于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现今我国国情艰难,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则民生凋敝。朕思之良久,决意对军营中的将士们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编练。选出真正的良将,让他们前往边关镇守,抵御外敌入侵,保我江山社稷安然无恙。不知在座的各位对此有何高见?”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轻易发言。少顷,只见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正是昌平侯。他躬身施礼,朗声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陛下尽早登基称帝,正式昭告天下四海,以使民心安定,朝廷政令得以顺畅施行。”
白夜宴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这位侯爷的观点。“侯爷所言固然有理,但边境局势刻不容缓。蛮夷屡屡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国土沦陷。朕身为一国之君,又岂能坐视不管?朕欲亲自率领大军出征,驱逐蛮夷,收复我东南一带失去的城池,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就在此时,一员身着重甲的武将大步流星地走出队列,向着白夜宴抱拳行礼,高声说道:“陛下,请恕末将直言。您贵为天子,理应顺应天道,首先完成登基大典,确立皇位正统,巩固国家根本。待国内局势稳定之后,再行御驾亲征之事也为时不晚啊!”
“陛下,车骑将军所言极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丞相大人恭敬地拱手,语气坚定地附和道。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臣附议!”紧接着,又一名大臣毫不犹豫地跪地高呼,声音洪亮,响彻朝堂。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此起彼伏的附议声接连响起,如同浪潮一般汹涌澎湃。众多官员纷纷屈膝跪下,整齐划一地低头请愿,整个朝堂之上顿时黑压压一片。
白夜宴静静地站立在龙椅之前,右手轻轻摩挲着悬挂于腰间的那柄玄铁剑。冰冷的剑身与他温热的掌心相触,他的内心也正权衡着各种利弊得失。登基称帝固然重要且迫在眉睫,但边疆烽火连天、战事吃紧,同样不容小觑。
沉思片刻之后,白夜宴终于开口说道:“各位爱卿所说不无道理,朕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再行耽搁。既如此,朕决定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向天下宣告新朝的诞生。然而,十日之后,朕将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边境,抵御外敌入侵。胆敢侵犯我国疆土者,虽远必诛!无论距离多远,朕定要让其付出惨痛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