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爱卿,”沈御熙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朝堂上的喧闹,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了时晚夏。
“对于军饷粮草一事,你有何良策呢?”
时晚夏微微一怔,随即莲步轻移,向前走出几步,优雅地行了一礼。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着众人审视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此次军饷粮草被贪污一事,根源在于监管不力以及世家权力过大。臣以为,可从两方面着手。”
说到此处,时晚夏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一圈朝堂,见众人都在认真聆听,才继续道:“其一,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直属陛下,不受任何势力干扰。
“此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军队粮饷的发放和使用,一旦发现贪污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其二,适当削弱世家权力,分散他们在朝堂和军队中的影响力。”
“可推行科举制,选拔更多寒门人才进入朝堂,打破世家对官职的垄断。”
“如此一来,不仅能为朝堂注入新鲜血液,还能制衡世家势力。”
时晚夏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世家官员们纷纷露出不满之色,他们深知,时晚夏的这两条计策,无疑是直击他们的要害。
而寒门官员们则是眼前一亮,眼中满是赞同之色。
沈御熙听了,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时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即刻着手设立监察机构,由朕亲自挑选得力之人负责。”
“至于科举制,可先在部分地区试行,逐步推广。”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一位白发苍苍的世家元老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吏部尚书赵崇礼,他激动地说道,“科举制一旦推行,寒门子弟大量涌入朝堂,势必会扰乱朝堂秩序,影响我大楚的根基啊!”
“赵尚书此言差矣,”时晚夏立刻反驳道。
“大楚的根基在于百姓,在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科举制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看才能品德。”
“如此,方能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官员,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效力。这岂不是对大楚根基的巩固,而非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