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明见状,心中愈发好奇,他伸出手,将那宣纸轻轻拿起,凑近眼前仔细端详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唐家明不禁低声惊呼道:“竟是‘童家老宅新买荒山五年开发计划书’!”
他一边轻声念叨着,一边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唐家明像是自言自语般呢喃道:“通篇皆用白话文书写,倒也通俗易懂得紧呐。即便是那些未曾念过书的乡野之人,听上一听,便能立刻明白如何开垦这荒山、又该如何栽种作物、进行灌溉作业、做到节约用水以及采取何种防护措施……”
话音未落,唐家明突然猛地抬起头来,双眼放光地直直望向好友童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妙啊!实在是妙极了!文渊兄,不知此等佳作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依我之见,这计划书简直就是为咱们嘉陆县量身定制一般,与本地的地理环境契合无比!”
童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伸出手指向自己,无比自豪地说道:
“哈哈,这可是我那乖巧伶俐的小闺女亲手所写啊!
别看她年纪轻轻,现如今已经挑起了管理家事的重担啦!
这不,最近又新买了不少荒山呢,正忙着整治呢,估计到了明年呀,这些荒山就能全部开垦出来种上东西喽!”
唐明山听闻此言,不禁对童衍露出钦佩之色,并迅速给他竖起一个大大的拇指,赞叹道:
“厉害呀,起初听到你把家里所有的庶务都交给自家闺女打理时,我还真担心你是不是一时冲动、瞎胡闹呢!没想到啊没想到,事实证明,你这个决定真是再明智不过啦!”
说着,唐明山的目光落到了纸上画着的红薯图案上,眉头微微一皱,疑惑地问道:“童兄,这红薯究竟是何物啊?我怎么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曾经见过这种作物。”
童衍笑着摇了摇头,回答说:“唐兄莫急嘛,等到明年咱们把它种出来自然就知晓啦!
目前我所了解的情况也就是这红薯乃是我家闺女从那些外邦人的手里购置而来的。
至于其他详细信息,暂时还不得而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