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林泰来便对李如松道:“我现在返回顺安,与麻贵、董一元汇合。
平壤城善后以及今后的南下事宜,就全托付给你了,粮草方面问题你可直接与辽东巡抚郝杰沟通。”
见林经略这么快就要“离队”,李如松也没多想,只当林经略行事果断、雷厉风行,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婆婆妈妈。
而后李如松将林经略送出城门时,林经略突然问道:“我军伤亡统计出来没有?”
李如松答道:“阵亡五百零二人,受伤一千三百四十六人。”
听到这些数字,林泰来略感欣慰。
在他印象里,原本历史上大明官军攻打平壤,阵亡人数应该是八百人左右,而本时空则减少到了五百来人。
他又是打造楯车又是科普倭兵战法,还亲自先登尽早破门,都没白费功夫,阵亡人数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七。
李如松见林泰来陷入沉思不说话,疑惑的问道:“军门何故犹疑?”
林泰来回过神后,莫测高深的说:“先登破城你不行,写战报你更不行。”
李如松:“?”
都要走人了,还在这卖关子?
林泰来又指点说:“你怎么会汇总出阵亡五百零二这个数字,改成阵亡四百九十九人不好吗?
一个看起来是五百多人,一个看起来是四百多人,观感区别很大。”
李如松:“.”
就算四九九比五零二看着顺眼,也不能凭空抹除了三个为国战死者啊。
林泰来继续指点说:“至于去掉的三个人,都算作伤重不治,先归纳到伤员里。
反正最后结果都一样,既没有冤枉谁也没有抹杀谁。
如何给朝廷写战报,这里面的门道多了,仔细学着吧!
你别不服气,你作为提督东征军务总兵官,也要给朝廷写奏报,除了伤亡数字之外,你会怎么写?”
李如松答道:“无非是指挥得当、官兵用命、奋勇杀敌、大获全功这些话,不然还能怎么写?”
林泰来摇了摇头,怜悯的说:“果然不行,你怎能这样写?”
李如松懵逼,这可是自身伤亡不到两千,歼敌至少一万五千,一天攻破大城的全方位无黑点大胜,奏报除了吹嘘还能怎么写?
“算了,算了,我替你写吧。”林经略说,“等我写完了给你送过来。”
总算送走了林经略,终于获得独立的李大将又回到城中。
他用力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感受竟是如此的香甜。
数千倭兵被烧焦的味道弥漫在全城,李大将忽然又开始怀疑,林经略果断离开,是不是因为回顺安居住更舒适?
林经略的三标营里,吴惟忠营和叶邦荣营都持续参与了攻城行动,暂时留在平壤休整两日。
而达云营只是跟着林经略本人参与了登城、破门这一段,后面从下午到凌晨一直在休息。
所以这时候精力还算充沛,护卫着林经略向北返回四十多里外的顺安。
在李如松兵团后面渡江的麻贵、董一元两个兵团共计十九个纵队两万七千人,也已经抵达了顺安。
听到平壤大捷的消息,三兵团董一元还算淡定,但二兵团麻贵可就心急的坐不住了。
东李西麻,两家有机会总要争一争风头的。
别管平壤大捷到底是谁指挥的,到底谁是首功,李如松以及李家将好歹也参与了,而他麻贵还什么事都没做!
而且从平壤大捷的战损比来看,倭兵的战斗力也就那样。
那李如松凭借二十七个纵队将近四万大军,后面说不定可以直接横扫南北了。
那还有他麻总兵什么事?难道他麻贵来朝鲜国,是为了旅游来的?
所以听到林经略返回顺安,麻贵第一时间就拉上董一元,到幕府拜见并求战。
李如松兵团打平壤太累了,可以多休息几日,他们麻贵兵团可以代劳南下。
“不,你们兵团和董一元兵团的任务不是南下,而是向东!”林经略坚定的说。
麻贵作为兵团主将,早就收到过一定风声,对但这时候又有点不情愿了。
初战大捷,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向南可以收复开城、汉城两京,脸面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