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难,吩咐下去,朕今日身体抱恙,谁也不见。”
跟几个大臣谈完之后,李长风赶紧吩咐思难关闭宫城。
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是跟一批又一批大臣扯这种没用的淡,很烦!
“思难,镇海王妃诞下小世子和小郡主一事,你怎么看?”
思难一脸为难,这种事情是他能参与讨论的吗?
能被李长风选为贴身内侍,思难还是很懂进退的。
他就是一个宦官,还是个明君手底下的宦官......
如果是个昏君手下,还能试试宦官干政之类的,在李长风手底下就老老实实的吧......
他再怎么得李长风恩宠也比不上满朝文武,一个没权没势的小小内侍,死起来可快了......
这个时候,就得请出老相国的闭口禅了。
思难沉默片刻,回答道:“天家,奴婢对此一窍不通,还请天家乾纲独断。”
“那你觉得诸位大人的疑虑可有问题?”
“奴婢觉得,诸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郡主并不碍事,但是镇海王世子确实影响大局。”
李长风眼睛眯起看着思难:“你也觉得兴德会造反?”
“奴婢不敢妄言,只是诸位大人的想法确实没问题,不过,镇海王对天家忠心耿耿......”
跟李长风说陈德会造反,李长风信吗?
他都叫他【兴德】了......
真当思难这么多年在后宫白混的?
思难非常巧妙的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满朝文武的疑虑是对的,镇海王有了世子以后确实很有可能造反。
但是镇海王也确实忠心,不会造反......
到底会不会造反,那就看镇海王自己的想法了。
李长风会不会觉得镇海王要造反,那也要看李长风自己的想法。
满朝文武之前弹劾陈德多次都失败了,这次还要动手,根源就在这里。
陈德没封王之前,大家弹劾他,是因为陈德做事越来越过分,每一次弹劾都是在赌李长风会惩治陈德。
赌输了......
陈德封王后,弹劾他,是在赌李长风也会觉得陈德要造反。
还是赌输了......
这一次,是赌李长风不放心一个有了世子的陈德。
如果陈德膝下只有女儿,那一切都好说。
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镇海王的基业也不再姓陈。
就算将来郡主驸马是赘婿,那其实也就是名头上好看些,本质上镇海王府还是改了姓。
如果终生不嫁,那更好,镇海王府直接断了传承。
但现在,镇海王膝下是一儿一女,有了下一代传承。
难道李长风心里就这么放心?
大家都知道,天家和二王有兄弟情谊。
不过,兄弟之情比起那最高权力,算个屁!
就算皇家的亲兄弟,还为此打生打死,更别说他们还不是亲兄弟。
李长风问道:“那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天家,您就别为难我了,奴婢实在是不懂治国之策。”
李长风指着思难,无奈笑道:“思难呐,满朝文武无一人可得相国传承,苏靖平都差了许多,倒是你,朕看着学了个七八分了!”
思难赶忙下跪,“天家恕罪,思难所说句句属实,不敢欺君。”
从个人角度来说,思难觉得陈德并不会造反。
以他对李长风的了解,满朝文武这次恐怕还是赌输了......
这事,说到底还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满朝文武担心,是因为他们乃是当局者,他们担心陈德真的造反,影响他们自己。
京都百姓担心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战一起,大家可就过不上现在这种好日子了。
附属国还有一些远离京都的百姓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只会恭喜镇海王,并不会想那么多。
镇海王造反还真不太能影响到他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造反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只有镇海王抽风了才会造反......
思难算是半个旁观者,他也能看清。
但是,看破不说破......
他要是说镇海王不会造反影响了李长风的判断,到时候镇海王万一真的抽风了,李长风不得一刀就把他砍了?
李长风并没有为难思难的意思,“起来吧。去把老大给我叫过来。”
大秦统一中原,拿下蛮庭和野人,至今还没有定下储君。
不过,这储君之位应该悬不了太久就该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