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黄河的主导下,八路军在1941年便成立了探照灯部队。
原本啊,他是想单独生产些辅助型武器,帮助驻扎在山西各个县城的高炮部队防空。
毕竟当时华北方面军的陆航为了掩护进攻大同的三个师团,发起了不分昼夜的自杀式攻击,化整为零只为牵制自家空军。
有了探照灯,夜晚高炮部队多多少少能保持些准头。
可哪想空一师的同志们如此给力,仅仅花了几天的时间便解决了敌人。他这些探照灯还没形成战斗力,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本次战役,林中猛虎为了防止骑兵集团的装甲夜袭,就直接将这支特殊的部队拉到了前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半个小时后,94台探照灯全部布置完毕。它们被均匀地分布在第一道防线上,用以确保可以无死角地照亮敌人的身影。
每个探照灯会配置三名战士,其中两个负责管理发电机,另一个则是操作探照灯。
需要更大电量或者减少电量时,后者会通过灯上的摩尔斯装置告知发电机操作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便携式通讯器喊话。
“同志,你说鬼子们今晚真的会来吗?”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紧张。”
总部的探照灯部队,团营级的领导全部是从正在抗大学习的干部中选任。
主要的号测手,平均更是有着高小的学历,其中有一部分更是前段时间从西北联大跑来加入部队的大学生。
全体成员的学历之高,甚至丝毫不弱于空军。之所以要如此大动干戈,自然是为了以后的雷达部队做准备。
听到小同志的话,那位明显是老兵的战士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表现得还不如现在的你呢。那时候人均一杆枪都分不到,子弹更是少得可怜。”
“再看看鬼子,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可真的是富得流油。”
很显然,老同志的故事很吸引人,甚至就连操作发电机的二人也把目光投了过来。
这三人是刚入伍的工学院大学生,对于保家卫国的战争,他们既憧憬又带着几分害怕。
“那,同志是怎么调整心态的?我记得咱们晋察冀军区早期的日子,绝对可以用艰苦两个字来形容。”
“难道你就不害怕吗?”
闻言,老战士摸了摸自己入冬时领到的新棉衣,随即洒脱地回答道:
“怕,其实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都会怕。上了战场,怕有个三长两短,对不起还在家里等我的妻子和孩子。”
“可是,不上战场,就对不起八路军这三个字,也对不起父老乡亲们的信任。你还真别说,穿上这身衣服,还真就没那么怕了。”
“一会打起来,你们几个一定要听话,我一定会带着你们活着回家。咱们的上级都交代了,人比装备重要,该撤退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