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李成梁,应该开口辩解,但他的理智告诉自己,陛下话还没有说完,自己要耐心等待。
果不其然,等到李成梁低下头后,朱翊钧借着说道:“朕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爱卿在辽东,可莫要被安乐迷了心智……爱卿于辽东,权倾一方,当思慎行。”
听完朱翊钧的话后,这个时候的李成梁知道自己可以接话了。
他也不否认自己在辽东的日子过的奢侈一些,因为李成梁在听完朱翊钧的第二句话后就清楚,再多的狡辩,也是无用的。
因为他在辽东,还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身在苦寒之地,却又没有受苦寒之痛。
“陛下圣明,臣有的时候,确实贪图享受一些,陛下今日所言,臣铭记于心,日后绝不敢有半分懈怠。辽东虽有安乐之象,臣日后必定时刻警醒,不敢忘陛下重托。”
不否认,就大大方方的承认,这是一个小错误,最起码对于天子来说,这属于小错误。
而对于李成梁来说,这也不是一个要命的事情,该承认就承认。
李成梁的大方承认,让朱翊钧颇为满意:“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爱卿身系辽东军政,廉洁自律,方为根本,此时的大明朝不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但朕还是望爱卿能效仿那郭子仪,忠君爱国,功在社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是一番阴阳怪气的提醒。
李成梁心中一凛,赶忙抱拳躬身:“陛下,臣自幼熟读兵书,亦晓忠义之道。郭子仪之贤能,臣心向往之,定以其为楷模,整肃自身,整军经武。辽东军政之事,臣必使上下齐心,严守廉洁。”
朱翊钧微微眯眼,审视着李成梁,片刻后说道:“朕且信你此番言语。朕始终认为,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情,朕不想知道,但朕还是要提醒你,辽东局势复杂,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待兴。爱卿当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莫要起初壮志满怀,日后却懈怠废弛。朕听闻辽东商贸渐盛,此虽利于地方,却也易生乱象,爱卿可莫要深陷其中,与商贾勾连,损了朝廷威名与百姓生计。”
李成梁额上渗出细密汗珠,恭敬回应:“陛下提点,如醍醐灌顶。臣定会监管商贸,使其合规有序,所获财货皆入公帑,为辽东建设与军备所用。绝不让私利蒙蔽双眼,以报陛下隆恩与信任。”
辽商之力,可比贪污朝廷的些许饷银,收获要大多了。
蒙古,朝鲜,女真,各族的生意,里面的油水,暗道可是数不清的。
朱翊钧笑着说道:“望你言行一致。朕于这紫禁城虽能遥制四方,却也需爱卿等臣子在外实心用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朕认你是一个诚臣,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李成梁拜倒在地:“陛下放心,臣愿在辽东赴汤蹈火,风雨变幻,必守臣节,为陛下守土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