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明去安排宴席之后,顾文轩转回大厅,脚步还不曾迈进门槛,他就听得了王掌柜略有酸意的话语。
“能有两个孩子被放出去,我一家人都心满意足了,不求两个孩子能在高家村学堂读出啥大名堂。
能让两个孩子销了奴籍,要有一个中秀才此生无憾了,我哥也是这个心思,举人啥的可不敢想。
况且中举想找份好差事,主子也只会先提拔族里举人,除了族人还有门客呢,所以我才说搞不好还要靠三丫。”
顾文轩听得这里,挑眉而笑着走近王掌柜身边,“好你个王大爷,这是让我宋叔作证,要我两口子答应啥了?
少灭自家孩子威风,长他人志气,我王家两个弟弟读书可不赖,他们才多大,时运到了,给你捧个进士回来瞅你咋整。”
“托你吉言,加上三丫当年恩德,真有那一天,我一准让孩子给你们小两口磕头谢恩!”王掌柜说笑道。
顾文轩连忙摆手,“可别这么说,啥恩不恩的,我岳父这儿不是也没少有你帮衬,我媳妇儿可都记着。
年前她就和我说了,要是你们不好和高老夫人提起想让孩子上书院求学,她想让她小姐妹先探探老夫人口风。
不是她不想在书信里和老夫人明说,是担心老夫人身边人多嘴杂,要有谁嘴碎说些有的没的,没得让人觉得你和她更亲。
不过也快有回复了,我娘这趟去京城的时候,我媳妇儿就有和我提起此事,想来老夫人会很乐意见着孩子有出息的。
说一千道一万,老夫人不比一般妇道人家,她见识广,会乐意我们两家走近,侯府那边也会很乐意你们家出能人。”
顾文轩所说的“侯府”就是高老夫人娘家了,身为高老夫人陪房的王掌柜父母原本就是高老夫人娘家的家生子。
王掌柜也相信他父母哪怕离开侯府很多年了,但他家还是有不少有来往的亲戚至今依旧在侯府当差。
有些亲戚还是主子身边的管事嬷嬷,亲戚家里孩子也有是主子身边的书童和贴身丫鬟。
哪怕侯府压根没有拿他一家人当回事,但有这么多人帮忙说好话,侯府主子还是不会不乐意他家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人。